自設BB戰士三國傳第27、28彈_馬忠(疾風之仁宇)、張嶷(不知火頑駄無)改造
馬忠、張嶷寫真http://heinz0617.pixnet.net/album/set/5124576?after=105861858
Bandai於10月份推出典韋、賈詡的雙人組合,促使我見賢思齊,我決定自設三國傳這次也改採兩人合併的方式。儘管知名度不能跟先前自設的曹仁、曹洪及官方的典韋、賈詡組合相比,「仁心烈士之章」的馬忠、張嶷還是要堂堂推出啦!
我之所以會選定這兩人,既非因為他們有兄弟關係(廢話!),也不是出於他們相互敵對,是看在馬忠與張嶷長期並肩作戰、同進同出(有一半也是撫平顏良、文醜持續潛水的怨念),攜手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,所以讓他們在此連手出擊。
馬忠
在三國演義中有兩位馬忠,一位隸屬東吳,曾參與擒斬關羽,當然免不了橫死暴亡的下場;另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翁。蜀漢的這位馬忠對比東吳的馬忠,能見度又差了一截,他在七擒孟獲時悄悄登場,於六出祁山後默默消失,其間既不曾獨擔大任,也沒立下什麼功勳,還跟張嶷先後被孟獲之妻祝融夫人生擒過。以這等經歷及身手,本來是不該被我選中的。
不過在三國志裏,馬忠可就有些份量了。他原名「狐篤」,在劉備敗退至永安時奉命前去增援,劉備與其談話後,給予極正面的評語「我雖失黃權,又得狐篤,這是世上不缺乏賢才啊!」馬忠既得到皇帝關愛的眼神,從此平步青雲。孔明南征時他升任牂牁太守,看守蜀漢通往南方之門戶;待孔明北伐,他又與張嶷攻打汶山郡的叛羌,以清除側翼,也一戰成功;劉胄於南方造反,孔明命馬忠接替個性嚴厲的庲降都督張翼,馬忠也不負所託,將侵擾數郡的劉胄迅速消滅,又率張嶷收復失聯多時的越巂郡,安定了整個南方。
張翼(武者荒烈驅主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1917451
疾風之仁宇的原型「武者仁宇頑駄無」,可看到樸素版的頭盔、翅膀、不知名的短槍,還有我自改的小盾。不過我寧可稱呼這為「狐篤型態」
對比不苟言笑的張翼及殺伐驍悍的張嶷,馬忠被認為「處事能斷,威恩並立,是以蠻夷畏而愛之」,從中也可看出孔明對南方剛柔並濟、恩威並施的心思。由於馬忠為人寬仁,聽聞他過世的消息,夷人紛紛哭泣致哀,為其立廟祭祀。
劉備賞識他、孔明重用他;作戰時「其疾如風」、為人「寬仁大度」的馬忠,確實不負「賢才」之譽。因此,我認為馬忠非常適合由「疾風之仁宇」扮演,而且疾風之仁宇的頭盔上又正好有代表翔國圖騰的金龍。考慮它的體型較小,我選用關平來作為素體。
開始改造後,製作速度甚快,需要動手的部分大概也只有處理軀體的胸、腹、臀而已,過程比先前的機體都容易。疾風之仁宇及關平的構造都很簡單,所以做起來一點也不費力,才幾個小時就做得差不多了,很適合作為剛進入改造的同好練習對象。(講得好像自己很老練一樣,切~)
當然,會如同「疾風」般完成機體改造,也是因為我想把改造重點放在與張嶷的「兵器連動上」。這次讓馬忠與張嶷一起登場,就是期望增加兩人之間的互動。我訂的目標也不高,能讓兵器相互調換就滿足了。給馬忠的新兵器是兩把小修過的劉備龍帝劍,希望可組成雙頭劍。最後,模型附送的鎧甲座派不上用場,我再拿底座簡單製作了小盾牌,給馬忠的改造畫下好的句點。
有了新翅膀、新頭盔,馬忠就此到位。既然劉備對他很賞識,我就將兩把龍帝劍截短,刮掉原有的龍紋,變成馬忠的雙劍
只要再加上關平的刀柄及兩個接孔,作為長兵器的雙頭劍就完成了!
張嶷
從馬忠與張嶷的經歷來看,兩人有如「師公神杯」,一個是老上司,一個是老部屬。張嶷在演義裏的份量,與馬忠是半斤八兩,同樣隨孔明南擊孟獲、北伐曹魏;同樣混雜在人群之中,不曾挑過大樑;兩人的差別在張嶷不止被祝融夫人活捉過,日後還多挨了王雙一記流星鎚;再者就是張嶷活到跟隨姜維北伐,但也只是為了在段谷被亂箭射殺。
可是這麼一號C咖級的角色,在正史裡卻有非常豐富的記載。張嶷傳的字數比堂堂「五虎上將」的任何一人都要多,而且從他一登場便頗具傳奇色彩,在作為一介縣吏時,碰上山賊前來打劫,縣令嚇得隻身逃跑,張嶷卻在敵人刀刃圍攻下背著縣令夫人衝出城去,活生生就是趙雲長坂之戰的翻版。
一舉成名的張嶷,從此就以「殺伐決斷」為主要人設。講戰功,他勇猛剛強,親自將叛軍領袖劉胄斬殺;論威風,他威嚇盤踞汶山的羌人,使其聞風請降;談識人,他料定東吳諸葛恪功高震主,必然滅族;評政績,他於南中開發鹽鐵、打通道路、收服夷人。當張嶷返回朝中時,已患有風溼,但張嶷仍與四十年前的小伙子一樣臨陣當先,段谷一戰打得英勇壯烈,魏軍死傷是蜀軍兩倍以上,最終不幸陣亡(正史記載他為徐質所殺)!當夷人聽聞張嶷殉國,皆悲傷痛哭,並比照馬忠待遇,為其立廟。
徐質(神槍丸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5586748
為了突顯張嶷坐鎮南中十五年的經歷,我選用了有「南蠻風」的不知火頑駄無,附上既有的炎之斧及翔破之楯
看完落落長的張嶷傳,我的感覺是此人乃「拍狼版的趙雲」,張嶷的經歷頗與趙雲相似,只是殺伐之氣稍重、仁慈之心偏少,因此我挑選勇猛凶惡的「不知火頑駄無」作為張嶷的機體,素體自然是用趙雲。會選擇不知火,也是看在它的造型頗有叢林風,吻合張嶷久鎮南中的經歷。而且不知火有額外的面具及火燄型背包,又以紅色為主,在我看來也跟有兩套頭盔、翅膀,以藍色為主的疾風之仁宇十分速配!
只是馬忠與張嶷的個性截然不同,改造難度沒想到也天差地別!不知火的構造非常特殊,不止脖子鏤空,腦袋固定在肩膀兩側的支架上;身軀的連接也是九彎十八拐。開盒時我就一整個傻眼,光是如何讓不知火與趙雲結合,就讓我苦思許久。我決定要堅持保有頭部的可動性,因此切下一個劉備的後腦勺下半部,花了不少功夫修整,才充當不知火的頸部凹槽。
腹部及臀部的問題更嚴重,不知火與趙雲的結構完全是兩回事,我也想過改用別的素體,後來還是硬著頭皮上。走上自我折磨的道路當然是痛苦萬分,大刀闊斧之下才勉強擁有現在的成果,只能算60分。所幸我原本很擔心做不好的雙頭刀,在趕工之下表現還不差;與馬忠的雙頭劍互換刀刃,也達到預期效果,讓我稍感安慰。
換上淒烈劍,掀開面具,露出真面目。為了留下這張酷帥的臉,我在改造頭部時可真是吃了點苦頭。
用關平的刀柄跟兩把刀刃做成雙頭砍刀,這Idea是從關羽及關平刀組合而來的,但看來還是挺有Fu
會讓這對「師公神杯」一起現身,我就決定讓他們有一些額外的互動。這梗是有點虛,不過刀劍互換,算是一點點新嘗試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