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設BB戰士三國傳_十二合體巨大武裝十二人眾
在差不多兩年之前,Bandai公佈了這一套為三國傳推出的「非賣品」:十二合體巨大武裝。因為十二把武器裝備造型各異,而且頗具特色,加上我自已以BB戰士改造的自設三國傳,也仿效官方「武勇激鬥錄」每十二個自設角色合為一部的做法。這兩個「十二」的巧合,讓我萌生了將十二武裝依照各自的名稱及特性,分配給十二位我自行設定改造的人物,進而延伸出「十二武裝十二人眾」的想法。
大約是在去年6月,這個念頭逐步成形,說實在話,對於要把這十二把武器分配給哪些人,一開始是千頭萬緒的。因為一部分被分配到的人物,如得到十二天盾的魏延,在那時根本沒想到會製作(還在枯等官方出模型);又或者苦惱某幾把武器究竟適合怎樣的人物(像是九王叉、十常爪,就讓我很頭大),所以也調整了好幾次分配的版本,一直是且戰且走。
就這麼隨機應變,從去年9月「十一海甲」率先被東吳水軍悍將董襲挾回去配開始,直到最後一件兵器「三國劍」,我在這個月交給於綿竹殉國、蜀漢滅亡,天下三分局面告終的諸葛瞻,足足耗費十四個月才終於完成「十二武裝十二人眾」,為我自設三國傳附加篇章寫下重要的里程碑,也算是不容易。「凡走過必留下足跡」,今天沿襲前例,將這十二把武裝的設定及分配做一個簡短的回顧,以茲紀念。
一番槍:傅彤
提及「一番」,就想到一流。傅彤雖名聲不響亮,但敢於在敗軍之際捨身護主,忠勇堪比典韋;怒斥敵人寧死不降,英烈有如嚴顏。所以在我看來可謂一流的忠貞人物。
二喬矛:曹植
曹植作為二喬矛的主人,可謂毫無懸念。雖說「攬二喬於東南兮」是孔明移花接木在他頭上,但我就是直覺認定這把「誓取江東二喬」的精良兵器非曹子建莫屬。
三國劍:諸葛瞻
三分天下大計由諸葛孔明提出;而諸葛瞻於綿竹戰死殉國,象徵蜀漢氣數已盡、三國鼎立局面將要結束,因此我將這把三國劍授予諸葛瞻,象徵起源於諸葛、終結於諸葛。
四天刀:鄧艾
以火燄為特色的四天刀,從一開始就被我指定要分給建立蓋世奇功的名人,恰巧鄧艾強渡陰平、從天而降,一舉滅亡蜀漢,整體外型又是一頭火鳥,因此獲頒火燄雙刀。
五虎刃:孫韶
光看字面,「五虎」似乎是屬於蜀漢的名詞,但是「虎」也被Bandai歸為轟國的圖騰。孫韶曾大破曹丕,是孫氏宗族裏立下最高戰功之人,故獲頒這件五虎刃。
六道鋸:沙摩柯
擁有銳利鋸齒,並附以龍紋的凶惡兵器六道鋸,理所當然應該是以龍為圖騰的翔國猛將所擁有,又因為不像中原兵器,正好適合異族的「武陵蠻王」沙摩柯。
沙摩柯(頑駄無阿修羅王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2930593
七賢輪:楊修
「竹林七賢」是曹魏晚期的隱士集團,有不少人遭到政治迫害,讓我連想到七賢輪應該給予命運乖違的機駕文人名流,那麼楊修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,沒有之一。
楊修(頑駄無流星王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3297268
八校杖:馬良
長杖不用說,當然適用於文人雅士,但衝著「西園八校」的來歷,我又希望是一位曾親冒矢石、通曉兵法韜略的士人,所以「白眉最良」的馬良成為我的首選。
九王叉:陳登
極難被定義的武器,唯有太極圖案令我想到柔中帶剛、調和陰陽,而陳登能在呂布、曹操、劉備三股勢力之間來去自如、左右逢源,不將九王叉給他,又能給誰?
十常爪:許攸
十常侍禍國殃民,因此擁有十常爪的角色,自當造成國家傾頹,並且行為不端、形象不佳,同時還不能是庸庸碌碌的小角色,幾經思索才拍板由許攸贏得這項「殊榮」。
十一海甲:董襲
既然名中有「海」,被分配給在水戰大顯身手的轟國將領,是最為合理的選擇。在幾個考慮的選項裏,我挑中以在江夏一役中登船斬索、建立奇功的勇將董襲。
十二天盾:魏延
這是十二武裝中唯一明確的「盾」,應給予以防備嚴密、滴水不漏而著稱的將領,魏延的漢中防禦策略幾度承受嚴峻的考驗,依然堅若磐石,值得領取這十二天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