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設BB戰士三國傳第77、78彈_孫瑜(荒鬼頑駄無)、孫皎(鐵斗羅頑駄無)改造
孫瑜、孫皎寫真http://heinz0617.pixnet.net/album/set/5125230?after=106973811
從一開始,我便設定孫瑜、孫皎組成的「孫家軍之章」,要跟孫桓、孫韶「江東小虎之章」合組成「F4」,只是孫桓、孫韶是孫權的侄子輩,孫瑜、孫皎則是孫權的堂兄弟。為了這四個孫家班的武將,在角色挑選上我特別花了心思。今天將這一章做完,也算了卻一椿心願。
孫桓(獸王頑駄無)、孫韶(雷鳴頑駄無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2747767
與孫桓、孫韶在演義裏大鳴大放的表現截然不同,孫瑜、孫皎這對兄弟是毫無存在感的路人,小咖到簡直悲哀的程度。孫瑜只現身一次,是在周瑜「假途滅虢之計」遭孔明視破兼羞恥,腦充血到快往生時他「奉兄命來助都督」,說穿了來不來已經沒差;孫皎也沒好到哪裡去,襲取荊州前孫權想讓這個堂兄弟與呂蒙一同領兵,呂蒙卻不給面子,回答說若我可用,就讓我獨掌兵權,如果孫皎更適合,那就由孫皎一人擔當,並講了程普當年為難周瑜的往事。孫權當然明白此話含意,就此打消念頭,委屈孫皎「在後接應糧草」,變成一介伙頭軍。
根據我一貫的調性,如果人物沒有一丁點故事性,我是絕對看不上的。孫瑜、孫皎兩人雖在演義裏無足輕重,在正史中卻是頗有特色的將帥之才。
孫瑜是孫權叔父孫靜的次子,是位高權重的宗室骨肉。儘管如此,孫瑜既無「富二代」的僚氣,更非不學無術的「靠爸族」。他為人謙和大度,不但善待非江東出身的人才,且禮敬士人,成立學官以傳授知識。即使身處前線,也手不釋卷,誦聲不絕。
孫瑜的好學可不是只讀死書,他早年隨周瑜討平山越,成功俘獲上萬敵人;周瑜遠征西蜀的計畫就是預計與孫瑜各率一路兵馬,而且益州就交給孫瑜坐鎮,可見周瑜對孫瑜的評價之高。當孫權在濡須與曹操對峙,他認為當時形勢不宜出兵進攻,孫權不聽,果然勞而無功。孫瑜雖有儒將風采,只可惜如同周瑜一樣天不假年,僅僅三十九歲便英年早逝。
作為孫瑜原型的荒鬼,跟大旋鬼(鄧忠)是兄弟機,也有一樣的短劍(鬼斬丸)加小盾(鬼封力之楯)的基本配備
戴上「白鋼之鬼面」、調轉披風,再組合胸口的「孫家徽記」,這就是我想像中孫瑜遠征西蜀時的「旅姿」
哥哥不是庸才,弟弟孫皎則更上一層樓,他曾多次趕赴濡須與曹軍激戰,所部號稱精銳。孫皎的軍事才能深得孫權肯定,先是接替亡故的程普坐鎮夏口,接著統領孫瑜留下的舊部,不久黃蓋去世,兵馬又是孫皎負責接收統率,所以他累積了破記錄的四個縣奉邑,可見孫權對他信賴之深。
程普(吉姆特裝型_GM Custom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3879178
有一次他的手下俘獲不少魏軍女眷,孫皎認為敵人是曹操而非百姓,予以善待之後全數釋放,因此江淮一帶的百姓,不論敵我,都對孫皎推崇倍至。我想正因他作戰勇猛且能得人心,孫權才會提出讓孫皎與呂蒙同取荊州。雖然任命不成,孫皎只是「後繼」,但他也不曾鬆懈,在擒殺關羽的作戰出了大力。只是孫皎也與兄長孫瑜一樣短命,攻取荊州的同年就去世了。
鐵斗羅有點跳Tone的通常形態,只戴個單眼面具,手拿一把小玩具刀,實在是蠻違和的
手臂與右肩裝上「闇之魔爪」與「孫家徽記」,背包上的尾巴也翹起來,這「闇之力解放形態」才算比較唱秋~
孫瑜
孫瑜在史書裏雖然有血有肉,不過要找到有「儒將風采」的BB戰士卻沒那麼容易,最後我拍板由「荒鬼頑駄無」扮演他。孫瑜德才兼備、謙沖好學,常與周瑜相提並論,而荒鬼英姿颯爽,又有帥氣的小披風,正是儒將的上上之選。且孫瑜是進軍西蜀計畫裏的一路主將,而荒鬼也正好有適合遠征的「旅姿」型態。
荒鬼的裝備雖不少,但構造相當輕便靈巧,可轉動的小披風是荒鬼的一大特色,我很想保留這招。怎樣讓披風在改造後可自由轉動,與胸甲、肩甲、背包等裝備「和平相處」,抓到一個適當的位置,就是孫瑜改造的最大課題。此外荒鬼的兵器不足以威懾敵人,我決定將猛虎孫權的佩刀加工,以強調他與孫權的親近關係。
不只是旅姿,徹底展現「飛勇帝之神器」雄姿的「飛勇鶴形態」,也是一定要呈現出來的啦!
原有的花招就已不少,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加了一把佩刀及帶有雙刃的臂盾,讓孫瑜更加威風
之前改造荒鬼的兄弟機大旋鬼(鄧忠)時,我沒製作肩膀的可轉動鎧甲,這次決定正面迎戰,心裏還是有點緊張的。本來想在中央挖洞再套入頸部,卻發現辦不到,只好將可轉動鎧甲砍成兩半,再找一個肩甲、胸甲不會卡到的位置黏上,這道難題就算Pass。身軀的其他部分沒什麼好提的,就轉向武器去思考,除了加料的短刀外,我早就有打算製作一個臂盾刀,便借用馬超的手臂及盾牌,加上兩個姜維火刃的零件,江東儒將孫瑜就此輕騎過關。
孫皎
對於孫瑜的選角我有一點掙扎,孫皎倒是很快就敲定「鐵斗羅頑駄無」。孫皎軍事才能頗高,曾統率原屬孫瑜、程普、黃蓋三位名將的人馬,擁有破表的四縣奉邑,不論於濡須抗曹操或是在荊州攻關羽,都表現出色,而鐵斗羅造型威猛壯碩、光采華麗,又有凶狠的單眼面具,足可擔當孫皎。
剛剛說過可自由變換型態是鐵斗羅雀屏中選的原因,因此讓原有的兩個主要形態都能呈現,並保留可替換的三件胸甲以及可上下調轉的肩甲,就是改造孫皎必須達成的第一要件。此外,孫皎的最大戰功是征討關羽,因此我決定拿關羽大刀來改造,以突出孫皎立志拿下荊州、打敗關羽的夙願。
換上頭盔及新胸甲,肩甲也換面,進入「頑駄無形態」。手持可放置光之鎧及闇之鎧的「光魔之盾」,看來是比哥哥孫瑜強大啊!
在我的「腦補」裏,孫皎是以打倒關羽的目標而苦練不休的武將,所以配上這把改製的大刀,以突顯他的夙願
由於製作孫瑜花了不少功夫,所以在動手改造孫皎時,我先從輕鬆的地方著手,發現肩甲、胸甲的工作都比預想簡單,心情就輕快了起來。不過鐵斗羅的腹甲實在小到不行,我又沒有紫色的多餘零件,只好將兩套腹部甲胄「疊」起來,即使這樣也不算滿意,只能咬牙接受。接著打起精神改造關羽大刀,本來擔心裁切之後變成四不像,一組合猛虎孫權佩刀零件及鐵斗羅的雙頭插孔,疑慮就消除了。這一對有德有才,都曾參與西、北兩面戰事,且與東吳大都督並列的孫氏兄弟,到此功德圓滿囉!
我幫(左起)孫皎、孫瑜、孫桓、孫韶選的角色,身上都帶有亮銀色的徽記(閃光結晶),搭配紫、藍、黃、綠四個主色,這才像是一家人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