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設BB戰士三國傳第55、56彈_張虎(闇將軍)、樂綝(密林之摩亞屈)改造
張虎、樂綝寫真http://heinz0617.pixnet.net/album/set/5124972?after=106388916
話說天下大勢,大久必小,小久必大,做完了大咖華佗、陳登,接下來的幾個改造角色,又要從絢燦走向平淡,回歸我鍾愛的小咖路線。先前的王雙、孫禮二人組,我看得非常順眼,這回繼續製作機駕的圍事打手,也是二人合組,向大家介紹關興、張苞的機駕版,即張遼、樂進「五子良將之子」、組成「良將之後之章」的張虎、樂綝。
提及張遼、樂進二位,可是長期鎮守合肥,並連手立下八千精兵擊破孫權十萬大軍的蓋世奇功,因而並列為「五子良將」(要說明的是Bandai設定的機駕五將沒有樂進)的大功臣。然而張虎、樂綝與父輩相比,明顯差了一大截。兩人一同於孔明二出祁山時出場,此後一直充當偏裨小將,沒什麼作為。最「露臉」的一回是司馬懿與孔明鬥陣,下令這兩個菜鳥加上戴陵,去破孔明的八卦陣。司馬都督雖然把破陣之法講得口沫橫飛、活靈活現,但是他們一闖進陣裏,就如墜五里霧中,暈頭轉向地讓人綁成粽子,還被剝去衣甲、臉上塗滿墨汁,丟人丟到家的送回給魏軍,司馬懿看了這副景象,頓時氣到七竅生煙。
朱靈(武者紅零斗丸)、戴陵(斗機丸零參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85106669
不過在孔明六出祁山時,兩人奉命埋伏於渭水旁,射死了來燒浮橋的蜀將吳班,算是挽回一點顏面。之後他們也跟隨司馬懿去遼東蕩平公孫淵,張虎於此役後退場,樂綝則依附司馬家族,被諸葛誕於壽春起兵前殺害。
吳懿(武者號斗丸)、吳班(武者激鬪頑駄無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3295183
「殺驅頭」的輕裝型態,手裏的「暗黑劍」雖短,但造型堪稱一流,光是這模樣的張虎也就相當凶悍了
戴上厚重牛角盔的「武者摩亞屈」型態,卻搭配迷你版的雙刀,這模樣的樂綝活像是維京人,看上去有點滑稽
演義的故事裏張虎、樂綝多數時間同進同出,但是從頭到尾都沒立什麼功。就算同是名將後代,張虎、樂綝這個對照組一點也不像關興、張苞那樣生龍活虎、有血有肉。儘管張虎、樂綝在正史中的記載也很貧乏(張虎官至偏將軍,樂綝勇敢果毅、有乃父之風),但至少略勝關興、張苞一籌,可見羅貫中是相當偏心。張、樂二人的履歷乏善可陳,值得拿來設定的點也找不到,還能在我這裡雀屏中選,除了對「敵方小將」的一貫偏愛,也就是翔國有關興、張苞(官方還弄了個二代小龍隊),我希望機駕至少也不要落於人後!反正囉囉嗦嗦扯了半天就是要做,閒話少說,來看看改造張虎及樂綝的設定及實作情況吧!
張虎
既然是張遼的兒子,最理想的原型當然是Gelgoog,不過我踏破鐵鞋,依然遍尋不著那古早的Gelgoog(冏= =),不得不退而求其次,採用「闇將軍」Zaku I,至少還是單眼機啦!除了這樣能夠順理成章的跟張遼一樣塗成藍、綠配色之外,闇將軍的模樣格外有殺氣,也是我認為他適合作為張遼之子的原因。闇將軍本身的裝備儘管十分多樣,唯獨欠缺了近似張遼大刀的武器,因此我自行製作兩把角度銳利的砍刀,並搭配可以組合的雙頭及雙叉刀柄,讓張虎看來跟張遼有更明顯的連結。
裝上誇大化的三尖頭角,成為「闇將軍」的張虎,我給予他仿製張遼大刀的兩把砍刀,強化其殺伐之氣
配上自製的長刀柄及雙叉插孔,張遼既承襲父親的雙刀組合,又有自己的特殊變化,當然,也可以使出雙頭刀的玩法
張虎的改造過程頗值得一提,闇將軍跟不少舊BB戰士一樣擁有內外兩層胸甲,不過腹甲卻迷你到不能用。又由於內層胸甲黏合的角度問題,再加裝外層胸甲的效果不理想,因此我乾脆把外層胸甲改為腹甲,這個小小的改變花的工不多,外觀看來倒也融合得不錯。另外,闇將軍的腳掌頗有特色,我將一組三國傳腳掌的圓孔切下並移植過來,好保留這對大腳丫。
樂綝
樂進的原型是「破牙丸」,本來有考慮以相似的超將軍鬪我來扮演樂綝,不過這樣好像重做一次樂進,所以決定改用「密林之摩亞屈」。除了他的大鳥設定符合機駕特徵,密林頭盔上的鳥頭跟樂進頭飾上的鳥頭十分相像,也是我選擇它的原因之一。密林的造型相當漂亮,又有威猛的巨鷹火炮,原有設定就已經很強大,但我覺得如果能有適當的武器來搭配他的外型會更好,因而想到製作一對類似鳥爪的短兵器「雙鉤」,既有樂綝個人特色,又可以跟張虎的雙砍刀並駕並驅。
讓我選中密林之摩亞屈來扮演樂綝,除了帥氣的鷹頭盔之外,就是這門「巨鷹火炮」了,畢竟他跟張虎射死了蜀將吳班,總是要有所本~
古代兵器中我一直很喜歡「雙鉤」,正好樂綝一副巨鷹的造型,又欠缺近戰兵器,就自製了這對鳥爪雙鉤,更符合設定的主題
雖然不想再做一次樂進,但是樂綝的改造卻很像馬忠的Repeat(疾風之仁宇),只差沒有改臀部而已,整個製作過程相當流暢快速,難度不高。比較特別的是自製的雙鉤,因為造型的關係,握把與之前的自製兵器不同,無法置入一般的拳頭中,而必須以「讚」的手勢來拿,為符合這一點,在握把與鉤身的粗細、長度及美觀上多花了一些時間,雖然累一點,卻從中得到不少樂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