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設BB戰士三國傳第295彈_公孫康(豹式鋼彈_Gundam Leopard)改造

大炮移到左臂上,同時開啟胸口及右肩的發射口的「全彈發射形態」,這一招我覺得極適合用在跟袁尚翻臉的場景

公孫康寫真http://heinz0617.pixnet.net/album/set/5242200?after=172526833
    「六出祁山拖老命,孔明用計獻空城」這兩句話用在我身上,似乎正合適。上次才就「剩餘未改的角色都已是夢幻逸品,接下來我要開始養生」抒發一番。不知道笨呆是開發了「腦波遙控」還是「讀心術」,竟然SD鋼彈系列又熊熊給我搞什麼復刻啦!到底是要逼死誰?
    講起「復刻」,眾所周知,不就舊瓶裝老酒嗎?幾年前就玩過的招數,既然眼下主推三國創傑傳,還復刻SD鋼彈是復刻心酸的嗎?罵歸罵,雖說新意是一丁點也沒有,但是我的設定資料擺在那裏,放著不做總是睡不安穩,我這逃不出笨呆手掌心的老牛,也只好拖著殘軀上犁耕田。時隔兩個月的自設三國傳再度啟動,奉上「親曹抗曹之章」的公孫康。

Bandai重啟SD鋼彈的復刻,讓夢幻逸品的豹鋼彈Gundam Leopard得以入手。於是我將之改變成「雪豹」塗裝,成為遼東之主:公孫康

    叫做「豹式鋼彈」,但方正厚重又用綠色塗裝(青蛙?),實在令人不解。將塗裝改成灰皮黑斑的「雪豹」版本,至少比較直覺
    這位公孫康,是董卓主政時期被派任遼東太守的公孫度之子,登場時已然從他老爹手裡接班數年,時值曹操席捲北方四州,斬殺烏丸單于蹋頓,袁尚從塞外的烏丸倉惶逃往遼東,並暗懷「鳩佔鵲巢」之意。
    有鑑於袁紹、袁尚父子久有吞併遼東之心,公孫康早猜到袁尚此來必不懷好意,本想拒之門外;但又擔心曹操要是挾勝利餘威直下遼東,那麼留下袁尚正可以作為助力,因而猶豫不決。
    這時有人提議去探察曹操動向,若曹操有起兵之意,就接納袁尚;如若不然,就將袁尚除掉,拿他的首級向曹操請功求封。公孫康立刻派人四出查探,不久得知曹操已然退兵,無意攻取遼東。公孫康滿心歡喜,便設下埋伏,喚袁尚前來。
    袁尚渾然不知已死到臨頭,一上來還說天氣寒冷,請賜座墊。公孫康立刻反目,喝道「你的腦袋將行萬里,還要什麼座墊?」袁尚沒來得及反應,就被刀斧手結果了性命。公孫康立刻將袁尚首級「宅急便」,曹操一看貨物自動送上門,當即將公孫康重加封賞。經過這一番對曹操的輸誠和解,遼東開啟了往後三十年的和平局面。

   
袁尚(基拉多加_Geara Doga)、劉琮(蒼藍命運_Blue Destiny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5314906-bb%e6%88%b0%e5%a3%ab%e4%b8%89%e5%9c%8b%e5%82%b3%ef%bc%9a%e8%a2%81%e5%b0%9a%28geara-doga%29%e5%8f%8a%e5%8a%89%e7%90%ae%28blue-destiny

本來既有的設計,大炮是直接跟左肩零件組合,成為新的左臂。改造的關係不能再這樣幹,於是追加新零件,變成裝在左肩上的弩箭武器

    將原本可附加在左臂上的大炮,透過追加零件移動到左肩,小改成「弩箭炮」,這「全彈發射形態」還是看上去剎氣十足的
    公孫康在演義裏的作為,雖說談不上睿智光采,但象徵曹操對袁氏父子的長年征戰取得了完全勝利,成為無可爭議的中原霸主,這對三國時代意義相當重大,於是我選定以「豹式鋼彈_Gundam Leopard」來作為公孫康原型。會這麼挑選,第一是看上Leopard背後那挺大炮,很適合拿來給袁尚致命一擊;
第二是我覺得若將草綠色的豹式鋼彈改成灰皮黑斑的「雪豹」塗裝,以點出他出身冰雪之國,那就名實更加相符了!
    以往拿SD系列動手改造,多半不甚輕鬆,在Leopard身上又驗證一次,而且它的麻煩程度比預想更高。首先不對稱肩甲的設計相當怪異,完全無法結合三國傳肩膀,左臂還要跟背後大炮直接組合,考慮了半天只能放棄,一切從簡。一刀不動直接移植右肩,再追加一簡單圓孔零件於左肩,從與左臂連結修改成附加於左肩前方,同時將火炮口改換零件,用上符合三國時代的弩箭,才算將「全彈發射形態」交代過去。

遼東是魏蜀吳三國之外壽命最長的東漢末年諸侯勢力,要說的話國祚長達五十年,因此這延年益壽的天鎧裝玄武盾牌,就送給公孫康

    遼東是魏蜀吳三國以外享壽最長的諸侯勢力,這跟公孫康拿袁尚人頭向曹操輸誠大有關連,所以天鎧裝玄武這件龜甲盾牌就歸他了
    本來讓公孫康擁有這些既定裝備已然足夠,然而他作為遼東之主,不僅闢地千里、容納流民,更將國祚成功延續三十年,成為三國之外享壽最長之諸侯勢力。我認為像是天鎧裝的玄武龜甲盾牌,就是值得給他錦上添花的紅利,至此這次改造畫下句點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三國傳 SD鋼彈 天鎧裝
    全站熱搜

   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