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設BB戰士三國傳第18彈_王平(烈龍頑駄無)改造
王平寫真http://heinz0617.pixnet.net/album/set/5124576?after=105792798
說起王平的改造,實在有點機緣巧合。在開啟自設三國傳時,我就已鎖定「烈龍頑駄無」扮演王平,也打算盡早動工。只是台北幾家常去的模型店都找不到貨,在高雄待了兩個月也遍尋不著,誰想有一天無聊亂逛時,竟被我找到一盒烈龍,當下即覺得不可失之交臂,二話不說「敗」!
烈龍的造型不用說是夠重裝夠威猛的,加上誇大的戰斧,猛將Fu既濃厚又直白;加上有「龍」字,正該屬於翔國陣營。所以拿來搭配陳壽評價「忠勇而嚴整」、久為孔明重用的王平十分貼切。
王平是巴西(三國時代的郡名,不是今天的巴西)岩渠人,起初隨張魯投降曹操。漢中之戰時轉投劉備陣營,受封牙門將。演義還寫了他以兵法勸徐晃勿「背水為陣」,因而惹火徐晃,不得不投降蜀軍,並引導黃忠、趙雲擊敗徐晃的橋段。王平真正嶄露頭角是在街亭之戰,作為副將的他苦勸馬謖遵守孔明「當道紮營」的軍令,切勿屯兵山上,然而馬謖自恃才高而堅持己見,導致街亭失守。因為曾經力諫馬謖,王平不僅未被懲處,反而從此被孔明信任重用。演義裏他全程參與了六出祁山的所有戰鬥,從來不避勞苦,多次承擔艱難任務,屢屢立功。
劉封、周泰、荀彧、許褚、丁奉、馬謖、馬岱、樂進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1546477
魏延反叛時,王平挺身面對叛軍(可見他負責斷後),以大義訓斥魏延,使魏延手下士兵紛紛歸降。正史裡他持續鎮守漢中前線,官至鎮北大將軍。曹爽起十餘萬大軍來犯,當時蜀軍兵力不足三萬,諸將皆十分驚懼,王平卻能沉著面對,記取當年張衛、楊昂輕率出擊,導致陽平關失守的教訓,嚴令堅守關隘,讓魏軍困於駱谷內進退不得,他再抓住機會發動反擊,殺得曹爽棄甲拋戈,建立輝煌戰功。
楊昂(甘恩海軍陸戰隊型_Gyan Marine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222968041
綜合來看,王平確實符合「忠勇而嚴整」的評語,加上鎮北大將軍的頭銜,所以我選用鎧甲厚重、兵器凶猛的烈龍來扮演他。在選定機體之後,素體我幾經考慮,決定採用徐晃。
在各路改造好漢的作品裏,徐晃一直是比較少見的選項,主因就是徐晃軀體跟腿部的尺寸偏大,構造也不太符合三國傳的基本型態,並不是很親民的殺肉選擇。不過烈龍有巨大的肩甲及兵器,我希望能有穩重的下盤足以支撐,加上想要挑戰看看較高難度的改造,所以還是選用徐晃。只是在比較烈龍跟徐晃的腹部之後,發現兩者差距實在太大,只好部分屈服於現實,改以周倉的腹部上陣。
就是因為烈龍肩甲巨大,再加上可以放大斧的設計,讓我覺得應以下盤穩重的徐晃當素體。不過實改出來,腹部跟兩腿還是用小尺寸的周倉
名喚烈龍,有龍爪肩甲,還有「龍神之鉞」這把巨斧,這樣的設定最適合擔當忠於蜀漢的大將王平
另外,烈龍的特色就在於半透明的反亮藍色鎧甲,這一點我覺得不符合低調又基層出身的王平,所以全數塗掉,改用比較樸實的鋼彈藍。決定之後,就開始這次的改造啦!
進入實做後,發現徐晃那不合常規的胸部,意外的跟烈龍的小Size胸甲很合。造型奇特的肩甲裝上徐晃肩膀也沒問題。困難集中在早預料會有狀況的腹部。
烈龍的腹甲形狀很完整,也很好看,而且臀甲上又有放置長槍的凹槽,所以無論如何我都想完好的保留下來。只是組合後的腹甲尺寸真是小到靠北。在我的改造經驗中,還不曾看過這麼小的腹甲,就算用最迷你的周倉腹部(等同初代劉備),我也是大切特切、還拿砂紙出來磨,搞了很久才約略抓到一個適合的尺寸,硬是把修過的周倉腹部塞進也是削減到極限的烈龍腹甲。
除此之外,我發現周倉的腹部要是裝上徐晃的雙腿,那腿部就全無可動性可言,只好再拿周倉的雙腿出來應急,幸好徐晃的腳丫子沒這麼不合群,還可以照計畫派上用場,不至於讓我的徐晃素體改造挑戰有一大半落空。
儘管是重裝戰士,不過這個飛龍在天的「天翔龍神」型態,還是要玩得出來的
「龍神之鉞」再加上一段把手,能夠演變出長斧的玩法,可以說王平堅持重裝戰士路線直到盡頭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