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公元214年劉備得蜀,到公元223年劉備去世
上一頁下一頁
  • 孔明授印予關羽,命馬良、伊籍以及關平、周倉、廖化、糜芳等同守荊州。一面以趙雲為先鋒,隨自己及蔣琬、楊儀等走水路,沿長江而上;一面命張飛領一軍走陸路,經巴郡入川

    孔明授印予關羽,命馬良、伊籍以及關平、周倉、廖化、糜芳等同守荊州。一面以趙雲為先鋒,隨自己及蔣琬、楊儀等走水路,沿長江而上;一面命張飛領一軍走陸路,經巴郡入川

  • 張飛臨行前,孔明特意囑咐道「西川豪傑甚多,切不可輕敵,對投降將士要多加存恤。沿路須約束三軍,不可擄掠百姓。將軍亦不得隨意鞭撻士卒,早日與我雒城相會!」張飛領諾而去

    張飛臨行前,孔明特意囑咐道「西川豪傑甚多,切不可輕敵,對投降將士要多加存恤。沿路須約束三軍,不可擄掠百姓。將軍亦不得隨意鞭撻士卒,早日與我雒城相會!」張飛領諾而去

  • 張飛率部入川,沿途皆降,來到巴郡城外,部將向寵道「巴郡乃嚴顏鎮守,他據守城池,不豎降旗。我聞此人乃蜀中名將,年紀雖老,精力不減;善用強弓,使長槍。將軍不可輕敵。」

    張飛率部入川,沿途皆降,來到巴郡城外,部將向寵道「巴郡乃嚴顏鎮守,他據守城池,不豎降旗。我聞此人乃蜀中名將,年紀雖老,精力不減;善用強弓,使長槍。將軍不可輕敵。」

  • 聽聞張飛兵至,嚴顏欲出城迎戰,部將陳式道「久聞張飛勇猛非常,將軍不可妄動,不如堅守以待其糧盡;且張飛性如烈火,若不得戰,必鞭打士卒,一旦軍心譁變,便可乘勢而擒之。」

    聽聞張飛兵至,嚴顏欲出城迎戰,部將陳式道「久聞張飛勇猛非常,將軍不可妄動,不如堅守以待其糧盡;且張飛性如烈火,若不得戰,必鞭打士卒,一旦軍心譁變,便可乘勢而擒之。」

  • 見嚴顏拒守不出,張飛命一士卒入城傳話「老匹夫速速來降,饒你不死!若不歸順,我早晚踏平巴郡!」嚴顏大罵道「匹夫如此狂妄,我豈是投降之人!」下令將士卒鞭打一百,轟出城去

    見嚴顏拒守不出,張飛命一士卒入城傳話「老匹夫速速來降,饒你不死!若不歸順,我早晚踏平巴郡!」嚴顏大罵道「匹夫如此狂妄,我豈是投降之人!」下令將士卒鞭打一百,轟出城去

  • 張飛見士卒被打成重傷,至城下罵道「嚴顏!有本事就出來跟我大戰三百回合!」嚴顏並不答話,只開弓射出一箭,正中張飛頭盔。張飛氣極,罵道「待我抓住老賊,定要吃你的肉!」

    張飛見士卒被打成重傷,至城下罵道「嚴顏!有本事就出來跟我大戰三百回合!」嚴顏並不答話,只開弓射出一箭,正中張飛頭盔。張飛氣極,罵道「待我抓住老賊,定要吃你的肉!」

  • 罵戰不成,張飛又生一計,命將士們於城外或坐或臥,作懈怠之狀,引誘嚴顏出城來戰,再暗伏精兵於後。嚴顏仔細觀看後,笑道「此等頑童把戲,也想誘我上鉤?」仍令堅守勿戰

    罵戰不成,張飛又生一計,命將士們於城外或坐或臥,作懈怠之狀,引誘嚴顏出城來戰,再暗伏精兵於後。嚴顏仔細觀看後,笑道「此等頑童把戲,也想誘我上鉤?」仍令堅守勿戰

  • 幾日過去,見張飛全無動靜,嚴顏心中疑惑。陳式道「張飛近日令軍士四出砍柴,不知是否是在尋覓路徑。」嚴顏道「難道他想繞過巴郡?」於是命一士卒潛入張飛軍中,以探聽消息

    幾日過去,見張飛全無動靜,嚴顏心中疑惑。陳式道「張飛近日令軍士四出砍柴,不知是否是在尋覓路徑。」嚴顏道「難道他想繞過巴郡?」於是命一士卒潛入張飛軍中,以探聽消息

  • 那嚴顏手下當晚潛地出城,混入張飛軍中,隔日隨張飛士卒赴山中砍柴,以探消息。士卒們收工回寨,只聽得張飛坐在大帳內,頓足大罵道「嚴顏老匹夫!整日躲避不出,氣剎我也!」

    那嚴顏手下當晚潛地出城,混入張飛軍中,隔日隨張飛士卒赴山中砍柴,以探消息。士卒們收工回寨,只聽得張飛坐在大帳內,頓足大罵道「嚴顏老匹夫!整日躲避不出,氣剎我也!」

  • 張飛見士卒返回,喚來問道「你等連日四出砍柴,可有何發現?」領頭小校回報道「稟張將軍,我等探得城西有一條小路,正可繞過巴郡,直趨雒城。」張飛連連點頭,大加贊許

    張飛見士卒返回,喚來問道「你等連日四出砍柴,可有何發現?」領頭小校回報道「稟張將軍,我等探得城西有一條小路,正可繞過巴郡,直趨雒城。」張飛連連點頭,大加贊許

  • 張飛向全軍宣佈道「嚴顏老匹夫,我本欲生啖其肉,奈何我軍糧少,不可長久戀戰。既已探得路徑,我傳令今夜二更造飯,三更啟程,全軍悄悄而行,繞過巴郡,由我於前面開道。」

    張飛向全軍宣佈道「嚴顏老匹夫,我本欲生啖其肉,奈何我軍糧少,不可長久戀戰。既已探得路徑,我傳令今夜二更造飯,三更啟程,全軍悄悄而行,繞過巴郡,由我於前面開道。」

  • 嚴顏士卒匆匆回城稟報,嚴顏冷笑道「我早算定這匹夫想繞過巴郡!他既然開道,必是糧草輜重在後;我今晚便去埋伏,打他個措手不及。」便下令全軍二更啟程,逕赴城西小路設伏

    嚴顏士卒匆匆回城稟報,嚴顏冷笑道「我早算定這匹夫想繞過巴郡!他既然開道,必是糧草輜重在後;我今晚便去埋伏,打他個措手不及。」便下令全軍二更啟程,逕赴城西小路設伏

  • 果然三更過後,嚴顏便遠遠望見張飛走在前頭,橫矛縱馬,引軍前進,暗笑道「無謀匹夫,此番定要你好看!」暗中通令全軍放過張飛前隊,待後方糧草輜重到來,再行劫奪

    果然三更過後,嚴顏便遠遠望見張飛走在前頭,橫矛縱馬,引軍前進,暗笑道「無謀匹夫,此番定要你好看!」暗中通令全軍放過張飛前隊,待後方糧草輜重到來,再行劫奪

  • 張飛前隊去後,不多時果見押後的糧草車隊到來,嚴顏看得仔細,大呼道「全軍齊出,隨我奪糧!」鼓聲一響,四下伏兵盡起,皆來搶奪車仗,張飛士卒猝不及防,瞬間亂成一團

    張飛前隊去後,不多時果見押後的糧草車隊到來,嚴顏看得仔細,大呼道「全軍齊出,隨我奪糧!」鼓聲一響,四下伏兵盡起,皆來搶奪車仗,張飛士卒猝不及防,瞬間亂成一團

  • 嚴顏正笑道「張飛小兒,今番中我計矣!」不料一聲炮響,張飛竟然從糧隊中現身,大喝道「老賊休走!我等候你多時了!」嚴顏驚訝不已,一時手足無措,戰不三合,就被張飛一把生擒

    嚴顏正笑道「張飛小兒,今番中我計矣!」不料一聲炮響,張飛竟然從糧隊中現身,大喝道「老賊休走!我等候你多時了!」嚴顏驚訝不已,一時手足無措,戰不三合,就被張飛一把生擒

  • 擒下嚴顏後,張飛笑道「嚴顏,我料定你不肯出戰,故意假裝繞道,誘你來奪糧。再命一部將扮成我的模樣,於前隊開道,自己躲在糧草後隊,果然一舉成擒!」嚴顏聞言,悔恨無及

    擒下嚴顏後,張飛笑道「嚴顏,我料定你不肯出戰,故意假裝繞道,誘你來奪糧。再命一部將扮成我的模樣,於前隊開道,自己躲在糧草後隊,果然一舉成擒!」嚴顏聞言,悔恨無及

  • 張飛進入巴郡城,斥責嚴顏道「我大軍到此,你為何不降,還敢抗拒?」嚴顏全無懼色,回嗆道「你等無義,侵我州郡!我益州但有斷頭將軍,無投降之輩!」張飛大怒,喝令推出斬首

    張飛進入巴郡城,斥責嚴顏道「我大軍到此,你為何不降,還敢抗拒?」嚴顏全無懼色,回嗆道「你等無義,侵我州郡!我益州但有斷頭將軍,無投降之輩!」張飛大怒,喝令推出斬首

  • 嚴顏喝道「賊匹夫!要殺便殺,願砍便砍,有何可怒?」言畢便轉頭要步上刑場。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,面不改色,深為欽佩。急忙喝退左右,親自來為嚴顏解開繩索

    嚴顏喝道「賊匹夫!要殺便殺,願砍便砍,有何可怒?」言畢便轉頭要步上刑場。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,面不改色,深為欽佩。急忙喝退左右,親自來為嚴顏解開繩索

  • 張飛向嚴顏再拜道「我素知老將軍乃忠義豪傑之士,仰慕已久,今幸得相見。我主劉皇叔寬仁愛士,誓扶漢室。老將軍若能歸順,與我共圖大業,實為萬幸!」嚴顏深感張飛恩義,就此拜降

    張飛向嚴顏再拜道「我素知老將軍乃忠義豪傑之士,仰慕已久,今幸得相見。我主劉皇叔寬仁愛士,誓扶漢室。老將軍若能歸順,與我共圖大業,實為萬幸!」嚴顏深感張飛恩義,就此拜降

  • 張飛詢問入川之計,嚴顏道「從巴郡至雒城,一路關隘都歸老夫所管。今感將軍之恩,無可補報,老夫願為前部,令沿途將士歸降。」張飛因此順利進軍,沿途四十多座關卡,皆未曾廝殺

    張飛詢問入川之計,嚴顏道「從巴郡至雒城,一路關隘都歸老夫所管。今感將軍之恩,無可補報,老夫願為前部,令沿途將士歸降。」張飛因此順利進軍,沿途四十多座關卡,皆未曾廝殺

  • 這時,張任見劉備困守涪城,分兵一萬餘人予劉璝,令從閬水北上,攻打葭萌關,欲前後包抄劉備。劉璝率部直逼關下,向霍峻勸降,霍峻昂然道「末將頭可得,此城不可得!」

    這時,張任見劉備困守涪城,分兵一萬餘人予劉璝,令從閬水北上,攻打葭萌關,欲前後包抄劉備。劉璝率部直逼關下,向霍峻勸降,霍峻昂然道「末將頭可得,此城不可得!」

  • 劉璝大怒,下令叩關攻打,霍峻雖只有八百士卒,卻堅守奮戰,連連擊退敵兵。十餘日後,見劉璝懈怠無備,霍峻身先士卒,猛然出擊,大破劉璝。劉備聞訊,稱許霍峻道「佳士也!」

    劉璝大怒,下令叩關攻打,霍峻雖只有八百士卒,卻堅守奮戰,連連擊退敵兵。十餘日後,見劉璝懈怠無備,霍峻身先士卒,猛然出擊,大破劉璝。劉備聞訊,稱許霍峻道「佳士也!」

  • 劉備據守涪城,見張任多日不戰,又得報孔明、張飛已分頭入川,便欲轉守為攻。當晚二更,劉備令黃忠、魏延左右齊出,夜襲川兵。張任猝不及防,只得引麾下兵馬退入雒城堅守

    劉備據守涪城,見張任多日不戰,又得報孔明、張飛已分頭入川,便欲轉守為攻。當晚二更,劉備令黃忠、魏延左右齊出,夜襲川兵。張任猝不及防,只得引麾下兵馬退入雒城堅守

  • 劉備一舉得手,又領兵來打雒城。張任見劉備自攻西門,黃忠、魏延攻東門,心生一計,令吳蘭、雷銅出北門,轉東門,擋住黃忠、魏延;自己卻引軍出南門,轉西門,要捉劉備

    劉備一舉得手,又領兵來打雒城。張任見劉備自攻西門,黃忠、魏延攻東門,心生一計,令吳蘭、雷銅出北門,轉東門,擋住黃忠、魏延;自己卻引軍出南門,轉西門,要捉劉備

  • 劉備於城下騎馬往來,指揮人馬攻城,然而雒城堅固,一時難破。劉備見日將落西,正欲退兵之際,卻見張任突然引一軍從背後殺來,劉備兵馬頓時亂成一團,人人奪路奔走

    劉備於城下騎馬往來,指揮人馬攻城,然而雒城堅固,一時難破。劉備見日將落西,正欲退兵之際,卻見張任突然引一軍從背後殺來,劉備兵馬頓時亂成一團,人人奪路奔走

  • 劉備見情況不妙,往山僻小路退避,張任率數百精兵追來。眼看張任即將追上,劉備呼道「不想我竟死於此處,真天亡我也!」正在危急之時,卻見張飛策馬趕至,擋住張任

    劉備見情況不妙,往山僻小路退避,張任率數百精兵追來。眼看張任即將追上,劉備呼道「不想我竟死於此處,真天亡我也!」正在危急之時,卻見張飛策馬趕至,擋住張任

  • 張任見張飛援軍殺到,倉惶退回城中。劉備命張飛去助黃忠、魏延,於是張飛與嚴顏分頭截斷吳蘭、雷銅後路,黃忠、魏延亦趁勢反擊。吳蘭、雷銅自知遭四面包圍,皆棄械投降

    張任見張飛援軍殺到,倉惶退回城中。劉備命張飛去助黃忠、魏延,於是張飛與嚴顏分頭截斷吳蘭、雷銅後路,黃忠、魏延亦趁勢反擊。吳蘭、雷銅自知遭四面包圍,皆棄械投降

  • 張任計謀失利,困守雒城,劉璝道「張飛已到此間,吳蘭、雷銅又被生擒,如何是好?」吳懿道「兵勢甚危,若不決一死戰,如何能退劉備?我等當一面向主公求援,一面設計破之。」

    張任計謀失利,困守雒城,劉璝道「張飛已到此間,吳蘭、雷銅又被生擒,如何是好?」吳懿道「兵勢甚危,若不決一死戰,如何能退劉備?我等當一面向主公求援,一面設計破之。」

  • 張任點頭道「我有一計,明日劉璝可領一軍挑戰,我料劉備必令張飛出馬,劉璝略戰數合,詐敗後轉赴城北;我與吳懿再引一軍衝出,三面夾擊張飛。若擒得此人,劉備必喪膽也。」

    張任點頭道「我有一計,明日劉璝可領一軍挑戰,我料劉備必令張飛出馬,劉璝略戰數合,詐敗後轉赴城北;我與吳懿再引一軍衝出,三面夾擊張飛。若擒得此人,劉備必喪膽也。」

  • 次日一早,劉備得報劉璝前來挑戰,張飛道「昨日我已殺敗張任,今日當先擒此人,再助大哥取雒城。」隨即策馬挺矛,來戰劉璝。二人交鋒不出數合,劉璝便落荒而逃

    次日一早,劉備得報劉璝前來挑戰,張飛道「昨日我已殺敗張任,今日當先擒此人,再助大哥取雒城。」隨即策馬挺矛,來戰劉璝。二人交鋒不出數合,劉璝便落荒而逃

  • 劉璝朝雒城北面匆匆退去,張飛拍馬急追。將至城下時,忽見張任、吳懿從城中分頭殺出,將張飛後路截斷,這時劉璝亦率兵復回,形成三面包夾,張飛立時陷入險境

    劉璝朝雒城北面匆匆退去,張飛拍馬急追。將至城下時,忽見張任、吳懿從城中分頭殺出,將張飛後路截斷,這時劉璝亦率兵復回,形成三面包夾,張飛立時陷入險境

  • 張飛為三將夾攻,一時難以脫身,正進退失據時,趙雲如旋風一般從南殺來,截斷川兵後路。吳懿心慌,方欲死戰,兵器已被趙雲打落。張任、劉璝見戰機已失,逕自逃回雒城

    張飛為三將夾攻,一時難以脫身,正進退失據時,趙雲如旋風一般從南殺來,截斷川兵後路。吳懿心慌,方欲死戰,兵器已被趙雲打落。張任、劉璝見戰機已失,逕自逃回雒城

  • 孔明隨後趕到涪城,見張飛已至,不禁驚問道「我走水路並無險阻;陸路關隘重重,翼德如何能先到?」張飛遂將義釋嚴顏之事訴說一遍,並將首功歸於嚴顏。劉備大喜,下令重賞嚴顏

    孔明隨後趕到涪城,見張飛已至,不禁驚問道「我走水路並無險阻;陸路關隘重重,翼德如何能先到?」張飛遂將義釋嚴顏之事訴說一遍,並將首功歸於嚴顏。劉備大喜,下令重賞嚴顏

  • 吳懿被趙雲押解前來,劉備問道「你可願降?」吳懿道「兵敗至此,我如何不降?」孔明問吳懿道「雒城守將以何人為主?」吳懿道「除我之外,以張任、劉璝二人為首。」

    吳懿被趙雲押解前來,劉備問道「你可願降?」吳懿道「兵敗至此,我如何不降?」孔明問吳懿道「雒城守將以何人為主?」吳懿道「除我之外,以張任、劉璝二人為首。」

  • 吳懿又道「劉璝不打緊,張任乃蜀中大將,極有膽略,不可輕忽。」劉備點頭道「我與他多次交鋒,確實善於用兵!」孔明嘆道「此人於落鳳坡射死龐統,我亦聞名久矣。」

    吳懿又道「劉璝不打緊,張任乃蜀中大將,極有膽略,不可輕忽。」劉備點頭道「我與他多次交鋒,確實善於用兵!」孔明嘆道「此人於落鳳坡射死龐統,我亦聞名久矣。」

  • 孔明隨即出營,將雒城四周地勢看過一遍,問道「城東此橋何名?」吳懿道「金雁橋。」孔明笑道「來日便在此處先擒張任,再破雒城。」於是喚來眾將,吩咐如此如此

    孔明隨即出營,將雒城四周地勢看過一遍,問道「城東此橋何名?」吳懿道「金雁橋。」孔明笑道「來日便在此處先擒張任,再破雒城。」於是喚來眾將,吩咐如此如此

  • 張任又敗一陣,正憂悶間,劉璋令張翼率兵一萬,前來助戰。這時孔明遣使送信,約明日會戰。張任道「久聞此人之名,我正欲擒之。來日劉璝與張翼守城,我自去會他!」

    張任又敗一陣,正憂悶間,劉璋令張翼率兵一萬,前來助戰。這時孔明遣使送信,約明日會戰。張任道「久聞此人之名,我正欲擒之。來日劉璝與張翼守城,我自去會他!」

  • 次日,孔明引兵過金雁橋,來與張任對陣。孔明道「曹操以百萬之眾,聞我之名亦望風而逃,你何不投降?」張任見孔明陣勢紊亂、兵馬不整,冷笑道「人言諸葛用兵如神,原來有名無實!」

    次日,孔明引兵過金雁橋,來與張任對陣。孔明道「曹操以百萬之眾,聞我之名亦望風而逃,你何不投降?」張任見孔明陣勢紊亂、兵馬不整,冷笑道「人言諸葛用兵如神,原來有名無實!」

  • 張任揮軍掠陣,孔明便退。張任方才過橋,黃忠、魏延兩路就來夾攻。待要退卻,卻見金雁橋已被拆斷,趙雲又於北面阻攔。孔明命人高呼道「投降免死!」張任手下聞言紛紛棄械

    張任揮軍掠陣,孔明便退。張任方才過橋,黃忠、魏延兩路就來夾攻。待要退卻,卻見金雁橋已被拆斷,趙雲又於北面阻攔。孔明命人高呼道「投降免死!」張任手下聞言紛紛棄械

  • 張任心知中了圈套,只得死命向南朝山路逃去,走不數里,又遭黃忠、魏延連手包圍。張任正要掉頭逃走,便聽得張飛大吼一聲,將張任一矛打下馬來,一舉生擒,押回劉備大營

    張任心知中了圈套,只得死命向南朝山路逃去,走不數里,又遭黃忠、魏延連手包圍。張任正要掉頭逃走,便聽得張飛大吼一聲,將張任一矛打下馬來,一舉生擒,押回劉備大營

  • 劉備對張任道「蜀中諸將多已歸順,你何不早降?」張任道「忠臣豈肯事二主?」劉備道「為何不識天時?」張任怒道「我寧死不降,可速速殺我!」劉備猶不忍,孔明命推出張任斬首

    劉備對張任道「蜀中諸將多已歸順,你何不早降?」張任道「忠臣豈肯事二主?」劉備道「為何不識天時?」張任怒道「我寧死不降,可速速殺我!」劉備猶不忍,孔明命推出張任斬首

  • 次日,劉備以嚴顏、吳懿等一班蜀中降將為前部,直至雒城下,喊道「早早開門受降,以免滿城生靈受苦!」只見劉璝在城上大罵,嚴顏方待取箭射之,忽見城上一將揮刀砍翻劉璝

    次日,劉備以嚴顏、吳懿等一班蜀中降將為前部,直至雒城下,喊道「早早開門受降,以免滿城生靈受苦!」只見劉璝在城上大罵,嚴顏方待取箭射之,忽見城上一將揮刀砍翻劉璝

  • 那人喝令士卒放下吊橋,開城投降,劉備遂兵不血刃,引軍入城。原來殺死劉璝者乃是張翼,並率城中數萬川兵來降,劉備大喜,下令重賞。至此雒城亦歸劉備,成都已然在望

    那人喝令士卒放下吊橋,開城投降,劉備遂兵不血刃,引軍入城。原來殺死劉璝者乃是張翼,並率城中數萬川兵來降,劉備大喜,下令重賞。至此雒城亦歸劉備,成都已然在望

  • 孔明道「雒城已破,成都只在目前,唯恐四周州郡不寧。可令吳懿引趙雲定江陽、犍為兩郡,令嚴顏引張飛撫巴西、德陽兩郡;各自委官平靖,再取成都。」劉備便令趙雲、張飛分頭前往

    孔明道「雒城已破,成都只在目前,唯恐四周州郡不寧。可令吳懿引趙雲定江陽、犍為兩郡,令嚴顏引張飛撫巴西、德陽兩郡;各自委官平靖,再取成都。」劉備便令趙雲、張飛分頭前往

  • 孔明又問道「此去還有何處關隘?」張翼道「唯有綿竹一處關卡,若得此地,成都唾手可得。」劉備便欲進兵,法正道「主公欲以仁義服眾,請容我上書劉璋,陳說利害,先勸其投降。」

    孔明又問道「此去還有何處關隘?」張翼道「唯有綿竹一處關卡,若得此地,成都唾手可得。」劉備便欲進兵,法正道「主公欲以仁義服眾,請容我上書劉璋,陳說利害,先勸其投降。」

  • 得知雒城失守,劉璋大驚,謀士秦宓道「劉備雖攻城奪地,然而糧草不多。不如將百姓趕過涪水,糧倉盡數燒毀,劉備不久自退。」劉璋道「我聞拒敵以安民,未聞動民以備敵,此計斷不可行。」

    得知雒城失守,劉璋大驚,謀士秦宓道「劉備雖攻城奪地,然而糧草不多。不如將百姓趕過涪水,糧倉盡數燒毀,劉備不久自退。」劉璋道「我聞拒敵以安民,未聞動民以備敵,此計斷不可行。」

  • 卻說馬超自退回西涼,已然兩年,在重整舊部後,又乘虛來攻隴西。雍州刺史韋康以冀城兵少,拒絕參軍楊阜勸阻,向馬超投降。馬超卻下令將韋康斬首,楊阜忍下屈辱,暫且臣服

    卻說馬超自退回西涼,已然兩年,在重整舊部後,又乘虛來攻隴西。雍州刺史韋康以冀城兵少,拒絕參軍楊阜勸阻,向馬超投降。馬超卻下令將韋康斬首,楊阜忍下屈辱,暫且臣服

  • 龐德暗中對馬超道「我聽聞楊阜曾勸韋康堅守勿降,此人既忠於曹操,絕不可輕信,將軍可速斬之。」馬超道「為人臣子,如此也是謹守忠義,不可妄殺!」仍命楊阜為參軍

    龐德暗中對馬超道「我聽聞楊阜曾勸韋康堅守勿降,此人既忠於曹操,絕不可輕信,將軍可速斬之。」馬超道「為人臣子,如此也是謹守忠義,不可妄殺!」仍命楊阜為參軍

  • 楊阜雖然投降馬超,卻暗中決心為韋康復仇,並舉薦親信舊部趙昂為統兵校尉,馬超從之。楊阜又以妻子於臨洮病故、欲返鄉辦理喪事為由,離開冀城,馬超不疑有他,允其離去

    楊阜雖然投降馬超,卻暗中決心為韋康復仇,並舉薦親信舊部趙昂為統兵校尉,馬超從之。楊阜又以妻子於臨洮病故、欲返鄉辦理喪事為由,離開冀城,馬超不疑有他,允其離去

  • 出城前,楊阜暗中找趙昂商議,透露欲聯絡歷城守將姜敘一同起事,誅殺馬超,以為韋康復仇,屆時趙昂需佔據冀城,以切斷馬超退路。趙昂略微沉吟,便應允楊阜

    出城前,楊阜暗中找趙昂商議,透露欲聯絡歷城守將姜敘一同起事,誅殺馬超,以為韋康復仇,屆時趙昂需佔據冀城,以切斷馬超退路。趙昂略微沉吟,便應允楊阜

  • 趙昂返家,對其妻王氏道「楊阜今日暗中與我商議,欲佔據冀城起事,以報韋康之仇。我雖有此心,然而長子趙月現隨馬超為裨將,如若興兵,馬超必先殺趙月,如之奈何?」

    趙昂返家,對其妻王氏道「楊阜今日暗中與我商議,欲佔據冀城起事,以報韋康之仇。我雖有此心,然而長子趙月現隨馬超為裨將,如若興兵,馬超必先殺趙月,如之奈何?」

  • 王氏厲聲道「雪君父之大恥,雖喪身亦不惜,何況一子乎?夫君若顧子而不行,妾當先死矣!」趙昂遂下定決心。王氏又攜帶首飾金帛往祁山軍營中犒勞將士,以激勵趙昂部眾

    王氏厲聲道「雪君父之大恥,雖喪身亦不惜,何況一子乎?夫君若顧子而不行,妾當先死矣!」趙昂遂下定決心。王氏又攜帶首飾金帛往祁山軍營中犒勞將士,以激勵趙昂部眾

  • 楊阜來到歷城,見表兄姜敘道「我不能保主守城,慚愧無地。馬超叛逆,妄殺郡守,士民無不恨之。兄長坐據歷城,竟無討賊之心,豈是人臣之理?」姜敘道「你既投降,何故又欲討之?」

    楊阜來到歷城,見表兄姜敘道「我不能保主守城,慚愧無地。馬超叛逆,妄殺郡守,士民無不恨之。兄長坐據歷城,竟無討賊之心,豈是人臣之理?」姜敘道「你既投降,何故又欲討之?」

  • 楊阜道「我暫且從賊,正欲留此殘生,為主報仇。」姜敘沉吟道「馬超英勇,急難圖之。」楊阜道「此人有勇無謀,不足為慮。我已於冀城暗伏人馬,兄長若興兵,必有內應。」

    楊阜道「我暫且從賊,正欲留此殘生,為主報仇。」姜敘沉吟道「馬超英勇,急難圖之。」楊阜道「此人有勇無謀,不足為慮。我已於冀城暗伏人馬,兄長若興兵,必有內應。」

  • 姜敘道「馬超為人暴躁,只恐牽連我母。」姜敘母出道「楊義山之言是也!不必以我為念!馬超不忠不義,早當圖之。自古誰無死?死於忠義,得其所也。若不聽義山之言,我當先死,以絕你念。」

    姜敘道「馬超為人暴躁,只恐牽連我母。」姜敘母出道「楊義山之言是也!不必以我為念!馬超不忠不義,早當圖之。自古誰無死?死於忠義,得其所也。若不聽義山之言,我當先死,以絕你念。」

  • 卻說馬超整頓兵馬,正欲向關中進軍,忽聞姜敘已佔據歷城起事,急令龐德、馬岱盡起軍馬,殺奔歷城。大軍來至城下,只見姜敘引兵立於城頭,手指馬超大罵道「叛君無義之賊!」

    卻說馬超整頓兵馬,正欲向關中進軍,忽聞姜敘已佔據歷城起事,急令龐德、馬岱盡起軍馬,殺奔歷城。大軍來至城下,只見姜敘引兵立於城頭,手指馬超大罵道「叛君無義之賊!」

  • 馬超大怒,喝令攻城,馬岱、龐德才要登城,城上便弓弩齊發,將羌兵射退。馬超正要自戰,這時背後喊聲大起,原來是楊阜引兵殺來。馬超見兩下夾攻,首尾不能相顧,急令撤軍

    馬超大怒,喝令攻城,馬岱、龐德才要登城,城上便弓弩齊發,將羌兵射退。馬超正要自戰,這時背後喊聲大起,原來是楊阜引兵殺來。馬超見兩下夾攻,首尾不能相顧,急令撤軍

  • 馬超返回冀城,正要叫門,卻遭城上一陣亂箭射下而驚駭不已,原來趙昂已然奪取了冀城。馬超喝令先斬趙月,而趙昂亦將馬超妻兒帶上城頭,盡數殺死。馬超怒氣攻心,幾乎跌下馬來

    馬超返回冀城,正要叫門,卻遭城上一陣亂箭射下而驚駭不已,原來趙昂已然奪取了冀城。馬超喝令先斬趙月,而趙昂亦將馬超妻兒帶上城頭,盡數殺死。馬超怒氣攻心,幾乎跌下馬來

  • 冀城既失,馬岱勸馬超暫且退兵,返回西涼。馬超撤退途中撞見姜敘、楊阜,廝殺一陣;待闖過攔截,又遇趙昂率部來追,馬超只得奮力突圍。至此馬超部屬離散,身旁只剩五、六十騎

    冀城既失,馬岱勸馬超暫且退兵,返回西涼。馬超撤退途中撞見姜敘、楊阜,廝殺一陣;待闖過攔截,又遇趙昂率部來追,馬超只得奮力突圍。至此馬超部屬離散,身旁只剩五、六十騎

  • 幾番遭遇阻截,馬超倉惶奔走,不意夜半時復回歷城,守門者以為姜敘返回,大開城門。馬超策馬直入姜敘宅,抓出姜敘之母。其母全無懼色,指馬超大罵,馬超憤而一劍殺之

    幾番遭遇阻截,馬超倉惶奔走,不意夜半時復回歷城,守門者以為姜敘返回,大開城門。馬超策馬直入姜敘宅,抓出姜敘之母。其母全無懼色,指馬超大罵,馬超憤而一劍殺之

  • 這時,馬超得報夏侯淵率兵將至,僅距三十里。雖憤恨不已,只得匆匆朝西涼退卻。卻見楊阜、姜敘攔住去路,楊阜罵道「馬超逆賊,你背信棄義,擅殺我主,今日我正欲雪此大恥!」

    這時,馬超得報夏侯淵率兵將至,僅距三十里。雖憤恨不已,只得匆匆朝西涼退卻。卻見楊阜、姜敘攔住去路,楊阜罵道「馬超逆賊,你背信棄義,擅殺我主,今日我正欲雪此大恥!」

  • 馬超咬牙罵道「你與姜敘、趙昂連手謀害我妻兒,我當生啖你肉!」便令龐德、馬岱押住後隊,挺槍拍馬來與楊阜、姜敘二人交鋒。馬超施展武藝,長槍刺出,便一槍挑落姜敘

    馬超咬牙罵道「你與姜敘、趙昂連手謀害我妻兒,我當生啖你肉!」便令龐德、馬岱押住後隊,挺槍拍馬來與楊阜、姜敘二人交鋒。馬超施展武藝,長槍刺出,便一槍挑落姜敘

  • 姜敘落馬身亡,楊阜兄弟七人又來圍攻,馬超大展槍法,將七人一一刺死。楊阜雖只剩狐身一人,仍不懼怯,與馬超奮力廝殺,雖身負五處槍傷,依然死戰不退

    姜敘落馬身亡,楊阜兄弟七人又來圍攻,馬超大展槍法,將七人一一刺死。楊阜雖只剩狐身一人,仍不懼怯,與馬超奮力廝殺,雖身負五處槍傷,依然死戰不退

  • 眼看楊阜氣力不加,難以招架,夏侯淵及時領兵趕到。馬超見夏侯淵人多勢眾,自己只有五十餘人,遂不敢戀戰,亦不敢復回西涼,只得率馬岱、龐德等少數親信沿子午谷往漢中逃去

    眼看楊阜氣力不加,難以招架,夏侯淵及時領兵趕到。馬超見夏侯淵人多勢眾,自己只有五十餘人,遂不敢戀戰,亦不敢復回西涼,只得率馬岱、龐德等少數親信沿子午谷往漢中逃去

  • 張魯既納馬超,自認西可吞益州、東可拒曹操,又有意嫁女兒予馬超。楊松深恐馬超受到重用,勸張魯道「馬超妻兒才於隴西慘遭橫禍,主公豈可再嫁女於此人?」張魯思考後收回此議

    張魯既納馬超,自認西可吞益州、東可拒曹操,又有意嫁女兒予馬超。楊松深恐馬超受到重用,勸張魯道「馬超妻兒才於隴西慘遭橫禍,主公豈可再嫁女於此人?」張魯思考後收回此議

  • 卻說劉備,聽聞秦宓勸劉璋燒毀穀倉,令百姓退過涪水以西,深溝高壘而不戰,失驚道「若用此計,我軍危矣!」法正笑道「主公勿憂,此計雖佳,劉璋必不能用也。」劉備聞言,大為寬心

    卻說劉備,聽聞秦宓勸劉璋燒毀穀倉,令百姓退過涪水以西,深溝高壘而不戰,失驚道「若用此計,我軍危矣!」法正笑道「主公勿憂,此計雖佳,劉璋必不能用也。」劉備聞言,大為寬心

  • 法正寫妥勸降書信,命人送入成都。劉璋覽後怒道「法正先奉派不歸,如今竟又叫我投降,真是忘恩負義,背主求榮!」黃權道「劉備大軍已逼近綿竹,主公可命大將李嚴前去抵禦。」

    法正寫妥勸降書信,命人送入成都。劉璋覽後怒道「法正先奉派不歸,如今竟又叫我投降,真是忘恩負義,背主求榮!」黃權道「劉備大軍已逼近綿竹,主公可命大將李嚴前去抵禦。」

  • 李嚴率兩萬兵馬來到綿竹,上陣迎戰黃忠。兩人陣前交手,未分勝負。孔明下令鳴金,對眾將道「我已見李嚴武藝,此人不可力敵。來日再戰,黃忠可詐敗,引入山谷,再出奇兵勝之。」

    李嚴率兩萬兵馬來到綿竹,上陣迎戰黃忠。兩人陣前交手,未分勝負。孔明下令鳴金,對眾將道「我已見李嚴武藝,此人不可力敵。來日再戰,黃忠可詐敗,引入山谷,再出奇兵勝之。」

  • 次日再戰,黃忠詐敗,將李嚴誘入山谷。待李嚴猛然省悟,後路已被截斷,無法退還。孔明於山上喚道「李嚴,你如不降,我已伏下強弩,可為龐士元報仇!」李嚴連忙下馬,卸甲投降

    次日再戰,黃忠詐敗,將李嚴誘入山谷。待李嚴猛然省悟,後路已被截斷,無法退還。孔明於山上喚道「李嚴,你如不降,我已伏下強弩,可為龐士元報仇!」李嚴連忙下馬,卸甲投降

  • 劉備喚李嚴入見,厚加賞賜。李嚴道「皇叔如此厚賜,我願以綿竹為進獻之禮。」劉備即命李嚴回城招降,綿竹把守兵將聽聞李嚴之言,皆願獻城投降。劉備遂攻克綿竹,兵臨成都

    劉備喚李嚴入見,厚加賞賜。李嚴道「皇叔如此厚賜,我願以綿竹為進獻之禮。」劉備即命李嚴回城招降,綿竹把守兵將聽聞李嚴之言,皆願獻城投降。劉備遂攻克綿竹,兵臨成都

  • 綿竹城陷,成都已是危在旦夕。劉璋問計於眾人,黃權道「如今之計,主公只有求援於張魯,令其從背後攻打劉備,方可解危。」劉璋道「我與張魯有殺母之仇,他如何肯來相救?」

    綿竹城陷,成都已是危在旦夕。劉璋問計於眾人,黃權道「如今之計,主公只有求援於張魯,令其從背後攻打劉備,方可解危。」劉璋道「我與張魯有殺母之仇,他如何肯來相救?」

  • 黃權道「主公可以脣亡齒寒之理說之,就說西川若亡,東川亦危。同時許以割地,若能擊退劉備,願分益州一半予張魯!」劉璋無奈,長嘆一聲道「就照此去辦吧!」

    黃權道「主公可以脣亡齒寒之理說之,就說西川若亡,東川亦危。同時許以割地,若能擊退劉備,願分益州一半予張魯!」劉璋無奈,長嘆一聲道「就照此去辦吧!」

  • 張魯得到劉璋書信,問道「劉璋說劉備若得西川,我東川亦難保,且願割州東二十縣予我,以換取救兵,此事如何處之?」楊松道「劉璋與主公有大仇,今事急來求救,詐許割地,不可從也。」

    張魯得到劉璋書信,問道「劉璋說劉備若得西川,我東川亦難保,且願割州東二十縣予我,以換取救兵,此事如何處之?」楊松道「劉璋與主公有大仇,今事急來求救,詐許割地,不可從也。」

  • 張魯猶豫未定,馬超挺身而出,高呼道「我感主公之恩,無可回報。我雖不才,願領三萬精兵攻取葭明關,生擒劉備。務必要劉璋割州東二十縣,奉還主公!」張魯大喜,即命馬超出征

    張魯猶豫未定,馬超挺身而出,高呼道「我感主公之恩,無可回報。我雖不才,願領三萬精兵攻取葭明關,生擒劉備。務必要劉璋割州東二十縣,奉還主公!」張魯大喜,即命馬超出征

  • 霍峻、孟達急忙回報「張魯已命馬超、馬岱領三萬精兵叩打葭萌關,情況緊急,請主公速速救援。」劉備驚道「馬超此來,極難抵擋。」孔明道「馬超武藝高強,非子龍、翼德不可匹敵。」

    霍峻、孟達急忙回報「張魯已命馬超、馬岱領三萬精兵叩打葭萌關,情況緊急,請主公速速救援。」劉備驚道「馬超此來,極難抵擋。」孔明道「馬超武藝高強,非子龍、翼德不可匹敵。」

  • 劉備點頭道「子龍尚且奉派在外,不及返回,翼德已然在此,可速速派遣之。」孔明笑道「我料翼德此時已知此事,待他前來,主公且勿言明,容我激之。」

    劉備點頭道「子龍尚且奉派在外,不及返回,翼德已然在此,可速速派遣之。」孔明笑道「我料翼德此時已知此事,待他前來,主公且勿言明,容我激之。」

  • 片刻後,張飛快步前來,大呼道「久聞馬超之名,我早想會會此人!請大哥、軍師速速派我迎戰。」孔明卻只搖頭嘆道「馬超英勇無敵,非常人可比,如今只能往荊州請來雲長,方可匹敵。」

    片刻後,張飛快步前來,大呼道「久聞馬超之名,我早想會會此人!請大哥、軍師速速派我迎戰。」孔明卻只搖頭嘆道「馬超英勇無敵,非常人可比,如今只能往荊州請來雲長,方可匹敵。」

  • 張飛不悅道「軍師何出此言?我曾於長阪橋獨拒百萬曹兵,豈懼一馬超?」孔明道「翼德拒水斷橋,是因曹操不知虛實。那馬超曾殺得曹操割鬚棄袍,天下誰不欽服?只怕雲長前來,也未必能勝。」

    張飛不悅道「軍師何出此言?我曾於長阪橋獨拒百萬曹兵,豈懼一馬超?」孔明道「翼德拒水斷橋,是因曹操不知虛實。那馬超曾殺得曹操割鬚棄袍,天下誰不欽服?只怕雲長前來,也未必能勝。」

  • 張飛大喝道「軍師如此說,我更一定要去,若勝不得馬超,甘當軍令!」孔明笑道「若肯立軍令狀,翼德作為先鋒,也無不可啊!」劉備微笑點頭,遂命張飛召集人馬,一同前往葭萌關

    張飛大喝道「軍師如此說,我更一定要去,若勝不得馬超,甘當軍令!」孔明笑道「若肯立軍令狀,翼德作為先鋒,也無不可啊!」劉備微笑點頭,遂命張飛召集人馬,一同前往葭萌關

  • 劉備命魏延為前隊,先行哨探,不料魏延於葭萌關外遭遇馬岱。魏延誤以為馬岱為馬超,想奪張飛之功便自行出戰。馬岱戰不十合便掉頭退卻,待魏延急追,馬岱突然暗擲飛刀,正中其左臂

    劉備命魏延為前隊,先行哨探,不料魏延於葭萌關外遭遇馬岱。魏延誤以為馬岱為馬超,想奪張飛之功便自行出戰。馬岱戰不十合便掉頭退卻,待魏延急追,馬岱突然暗擲飛刀,正中其左臂

上一頁下一頁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其他選項

相片最新留言

此相簿內的相片目前沒有留言

相簿文字標籤

相簿列表資訊

最新上傳:
2025/02/14
全站分類:
收藏嗜好
本日人氣:
0
累積人氣:
8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