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設BB戰士三國傳第305彈_張濟(機兵傳說 聖龍騎士)改造
張濟寫真http://heinz0617.pixnet.net/album/set/5242200?after=172526833
經過一個多月,台灣的疫情尚未脫離3級警戒,部分地區儘管有所趨緩,但整體形勢依然嚴峻。既然如此,還是少往外跑,宅在家最好。都說了要宅,總要宅得作出表率、拿出證明,先前兩度隔了兩個月才推出新角色,今天是今年頭一次連續兩個月都上工,6月份的尾聲就以張濟擴充「禽獸朽木之章」。
說起這位張濟,本來在去年大方送,端出給馬超賺業績的曹純、姜敘時,也在同一篇的送頭全餐裏,而且還設定得相當誇張,不過腦衝那一次大合輯之後,潛藏在我基因裡的懶惰DNA就猛然爆發,計畫停留於空想階段,這一拖就拖了一年多,中間幾度變更了原型設定。
張濟的來頭是西涼軍元老,與李傕、郭汜並列為董卓心腹大將,只是在對抗十八路諸侯聯軍時,鎂光燈全在呂布身上,這幾位只能作壁上觀。當董卓遇刺身亡,他們本想各自逃命,卻在賈詡的推動之下回心轉意,張濟與李傕、郭汜連手殺回長安,打跑呂布,殺死王允,又擊退馬騰、韓遂,一舉奪取朝政大權。只是張濟的身份、實力顯然略遜於李傕、郭汜,沒過多久就淪為邊緣人,被派到弘農去看守關中的東方門戶。往後的茶壺內風暴就是看李傕、郭汜爭吵誰來當男主角,全然沒有張濟的聲量。
李傕(武者頑駄無騎馬王丸)、郭汜(霸道武者魔殺驅-魔殺驅)改造https://heinz0617.pixnet.net/blog/post/164953967
雖說被我剔除掉了戰馬及紙披風,但聖龍騎士的配備還是琳瑯滿目。首先看看有型的短劍及帶有可動雙角的「飛翔之盾」
從「飛翔之盾」取出尖刺,搭配純銀的「龍之盾」,便是他的第二副武裝。兩面盾牌可以自由於左臂及背上交替
李傕、郭汜上演狗咬狗,一人押天子、一人劫公卿,打得不可開交,張濟可能是覺得這對活寶也鬧得太不像話,就從弘農趕至長安為兩個老同事講和。李、郭二人也還賣他面子,就此收手。獻帝抓住機會向洛陽狂奔,李傕、郭汜又急忙想搶回獻帝,卻被已奉迎天子的曹操海K一頓。這一下連帶著張濟在關中也混不下去,只得轉戰南陽,途中與劉表部將發生衝突,張濟身中流矢而死,部隊也歸姪子張繡統領。
他的個人故事雖說欠缺起伏跌宕,不過與李傕、郭汜合謀的奪權過程以及擊退馬騰、韓遂的戰鬥,都還有一定的內容可以填補,尤其是馬超初試啼聲那一段。前面說了,張濟的設定有變動過,本來先前長期鎖定某BB戰士,也考慮過無原型自創,不過近來我腦子轉彎,拍板由「機兵傳說 聖龍騎士」上陣。以往這類名號裏有「機」有「龍」的,我都將其劃入曹魏或蜀漢陣營,今天則是看在它西方騎士的造型,撥發給西涼出身的張濟。
既然是以西洋騎士為底,面罩可上下移動非常合理。但是這頭頂尖角也能當成兵器射出,就讓我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
製作前我考慮到張濟的人設及與董卓軍的色調,將他的塗裝定調以亮綠為主、深灰為輔,原因出在張濟美貌的遺孀「鄒氏」日後被曹操「未亡人寢取」,進而引發演義裏人盡皆知的張繡叛變事件。雖說是張濟身後之事,但這「綠雲罩頂」的名聲實在太響亮,所以就讓他從頭綠到腳。
聖龍騎士的編號211,算是BB戰士較後期的模型,本來我期待來一組尺寸寬大的好材料,然而可能是因為附帶戰馬的緣故(考慮搭配性及人設,我沒採用戰馬以及附帶的紙製披風),人物體格有所縮水,像是腹甲就明顯太小,不得不以臀甲代替,所幸也只有這裏造成一點麻煩。扣除戰馬+紙披風,這一盒的菜色還是既營養又豐盛,不但有可動面罩、能夠發射的頭上尖角,武裝配備也有短劍、飛翔之盾(帶尖刺)+龍之盾的兩套配備,誠意滿滿無庸置疑,但我總覺得要跟馬超過招還差了一味,免不了要追加一把「兩刃長槍」供張濟班門弄斧。
製作張濟的初衷是要跟馬超ㄊㄨㄚˋ堵。馬超既然用長槍,加上張濟也出身西涼,若不給張濟一柄兩刃長槍,豈不顯得馬超勝之不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