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,到公元198年呂布敗亡
  • 督郵見索賄不成,又於縣衙門口張貼告示「督郵放告三天,劉縣尉到任後若有惡行劣績,儘可來告,督郵定為爾等作主!」然而百姓皆道劉備愛民如子,並無劣績,督郵遂無從要脅劉備

    督郵見索賄不成,又於縣衙門口張貼告示「督郵放告三天,劉縣尉到任後若有惡行劣績,儘可來告,督郵定為爾等作主!」然而百姓皆道劉備愛民如子,並無劣績,督郵遂無從要脅劉備

  • 張飛見督郵一再存心找碴,心中氣惱。這一日獨自來到城中,喝了悶酒,忽見百姓數人在縣衙前痛哭,詢問方知「督郵押下縣令逼問,要害劉縣尉,我等前來陳情,反遭毆打!」

    張飛見督郵一再存心找碴,心中氣惱。這一日獨自來到城中,喝了悶酒,忽見百姓數人在縣衙前痛哭,詢問方知「督郵押下縣令逼問,要害劉縣尉,我等前來陳情,反遭毆打!」

  • 張飛怒火攻心,便衝入縣衙,果見督郵命人捆綁縣令,正在逼問。張飛大喝道「害民賊!認得我嗎?」督郵大驚,未及開口,張飛已打倒督郵隨從,將督郵一把揪住,扯出縣衙

    張飛怒火攻心,便衝入縣衙,果見督郵命人捆綁縣令,正在逼問。張飛大喝道「害民賊!認得我嗎?」督郵大驚,未及開口,張飛已打倒督郵隨從,將督郵一把揪住,扯出縣衙

  • 揪出督郵後,張飛以繩索將其捆綁於縣衙前馬樁;又抽出馬鞭,朝督郵身上用力鞭打,並大呼道「此等害民賊,打死一個少一個!」此舉引來安喜縣民圍觀,紛紛怒斥督郵

    揪出督郵後,張飛以繩索將其捆綁於縣衙前馬樁;又抽出馬鞭,朝督郵身上用力鞭打,並大呼道「此等害民賊,打死一個少一個!」此舉引來安喜縣民圍觀,紛紛怒斥督郵

  • 劉備聽得縣前喧鬧,詢問下得知張飛捆綁一人,以鞭痛打,急忙趕去。見被綁者正是督郵,劉備急問其故。張飛喝道「此等禍害,不打死留著幹嘛!」督郵呼道「玄德公快救我性命啊!」

    劉備聽得縣前喧鬧,詢問下得知張飛捆綁一人,以鞭痛打,急忙趕去。見被綁者正是督郵,劉備急問其故。張飛喝道「此等禍害,不打死留著幹嘛!」督郵呼道「玄德公快救我性命啊!」

  • 張飛又抽鞭要打,劉備急令住手。關羽趕至,亦怒道「兄長建立大功,卻僅得縣尉,還被督郵侮辱。我認為荊棘叢中,非棲鸞鳳之所;不如殺了此人,棄官歸鄉,別圖遠大之計。」

    張飛又抽鞭要打,劉備急令住手。關羽趕至,亦怒道「兄長建立大功,卻僅得縣尉,還被督郵侮辱。我認為荊棘叢中,非棲鸞鳳之所;不如殺了此人,棄官歸鄉,別圖遠大之計。」

  • 張飛也道「對,殺了他!」督郵連忙呼道「玄德公,饒我性命啊!」劉備長嘆一聲,取出印綬掛在督郵頸上,斥責道「你貪財害民,本當誅殺;今姑且饒你一命。我繳還印綬,從此棄官不做!」

    張飛也道「對,殺了他!」督郵連忙呼道「玄德公,饒我性命啊!」劉備長嘆一聲,取出印綬掛在督郵頸上,斥責道「你貪財害民,本當誅殺;今姑且饒你一命。我繳還印綬,從此棄官不做!」

  • 此時十常侍手握重權,凡官員不合作、不送賄賂者,即矯詔罷之、誅之。靈帝又認為十常侍平黃巾有功,策封張讓為車騎將軍,其餘人亦封列侯。至此朝政愈加敗壞,人民大為嗟怨

    此時十常侍手握重權,凡官員不合作、不送賄賂者,即矯詔罷之、誅之。靈帝又認為十常侍平黃巾有功,策封張讓為車騎將軍,其餘人亦封列侯。至此朝政愈加敗壞,人民大為嗟怨

  • 劉備棄官後,幽州刺史劉虞以劉備為漢室宗親,予以收留。張舉、張純於漁陽叛亂,十常侍以靈帝名義,命劉虞平叛,劉虞令公孫瓚為主將,率劉備、關羽、張飛三人出戰,一舉敉平叛亂

    劉備棄官後,幽州刺史劉虞以劉備為漢室宗親,予以收留。張舉、張純於漁陽叛亂,十常侍以靈帝名義,命劉虞平叛,劉虞令公孫瓚為主將,率劉備、關羽、張飛三人出戰,一舉敉平叛亂

  • 劉虞向朝廷表奏軍功,公孫瓚受封為北平太守。公孫瓚又向朝廷表奏劉備平黃巾、破張舉之功,靈帝下旨免去劉備鞭責督郵之罪,命為別部司馬,守平原縣令。劉備遂得以重整氣象

    劉虞向朝廷表奏軍功,公孫瓚受封為北平太守。公孫瓚又向朝廷表奏劉備平黃巾、破張舉之功,靈帝下旨免去劉備鞭責督郵之罪,命為別部司馬,守平原縣令。劉備遂得以重整氣象

  • 卻說靈帝,自從納何貴人為妃,生下長子劉辯,便立為太子,並策封何妃為皇后。何皇后之兄即大將軍何進,雖出身屠戶,但由於皇后之故,得以出任要職,掌握天下兵權

    卻說靈帝,自從納何貴人為妃,生下長子劉辯,便立為太子,並策封何妃為皇后。何皇后之兄即大將軍何進,雖出身屠戶,但由於皇后之故,得以出任要職,掌握天下兵權

  • 不久,靈帝又寵幸王美人,生下次子劉協。何皇后心生嫉妒,暗令何進鴆殺王美人。靈帝因此疏遠何皇后,亦不喜劉辯而偏愛劉協,常有改立劉協為太子之意

    不久,靈帝又寵幸王美人,生下次子劉協。何皇后心生嫉妒,暗令何進鴆殺王美人。靈帝因此疏遠何皇后,亦不喜劉辯而偏愛劉協,常有改立劉協為太子之意

  • 此時,靈帝因縱情聲色,突染惡疾,病情迅速惡化。靈帝自知不起,便召十常侍商議後事,欲立劉協。張讓道「何進現為大將軍,手握重兵,天子如欲立劉協,必須先殺何進,以絕後患。」

    此時,靈帝因縱情聲色,突染惡疾,病情迅速惡化。靈帝自知不起,便召十常侍商議後事,欲立劉協。張讓道「何進現為大將軍,手握重兵,天子如欲立劉協,必須先殺何進,以絕後患。」

  • 卻說何進,探知靈帝病篤,危在旦夕,急忙召集盧植、袁紹、王允等官員討論局勢,眾人皆主張應召集人馬,一等天子駕崩,何進便即刻率眾進宮,擁立太子、即何皇后之子劉辯即位

    卻說何進,探知靈帝病篤,危在旦夕,急忙召集盧植、袁紹、王允等官員討論局勢,眾人皆主張應召集人馬,一等天子駕崩,何進便即刻率眾進宮,擁立太子、即何皇后之子劉辯即位

  • 此時,徐榮秘報何進「陛下已駕崩,張讓等十常侍秘不發喪,欲誘大將軍入宮,將行不利,再立幼子劉協為帝。」何進大怒。袁紹道「我願提精兵斬關入內,冊立新君,盡誅閹豎,以安天下!」

    此時,徐榮秘報何進「陛下已駕崩,張讓等十常侍秘不發喪,欲誘大將軍入宮,將行不利,再立幼子劉協為帝。」何進大怒。袁紹道「我願提精兵斬關入內,冊立新君,盡誅閹豎,以安天下!」

  • 曹操搖頭道「宦官之勢,由來已久,豈能盡誅?倘若事不密,恐有滅族之禍。」何進聞言不悅道「你一後生小輩,安知朝廷大事!」盧植出面緩頰道「眼下應先正君位,再圖後計。」

    曹操搖頭道「宦官之勢,由來已久,豈能盡誅?倘若事不密,恐有滅族之禍。」何進聞言不悅道「你一後生小輩,安知朝廷大事!」盧植出面緩頰道「眼下應先正君位,再圖後計。」

  • 何進接受盧植之言,遂率五千御林軍,由袁紹、曹操、袁術等人指揮,再命盧植、王允、朱儁、丁原等三十餘名大臣隨同入宮,就靈帝柩前,扶立太子劉辯即位,是為少帝

    何進接受盧植之言,遂率五千御林軍,由袁紹、曹操、袁術等人指揮,再命盧植、王允、朱儁、丁原等三十餘名大臣隨同入宮,就靈帝柩前,扶立太子劉辯即位,是為少帝

  • 張讓見密謀敗露,少帝即位,便搶先殺死蹇碩,入告何太后道「設計陷害大將軍者,乃蹇碩一人,並不干臣等之事。今大將軍欲盡誅臣等,望娘娘憐憫!」何太后道「無需憂慮,我當保你。」

    張讓見密謀敗露,少帝即位,便搶先殺死蹇碩,入告何太后道「設計陷害大將軍者,乃蹇碩一人,並不干臣等之事。今大將軍欲盡誅臣等,望娘娘憐憫!」何太后道「無需憂慮,我當保你。」

  • 何太后便傳旨,宣何進入宮。何太后道「我與兄長本出身寒微,若非張讓等人相助,豈能享受富貴?今蹇碩不仁,既已伏誅,何必聽信人言,欲盡誅宦官?」

    何太后便傳旨,宣何進入宮。何太后道「我與兄長本出身寒微,若非張讓等人相助,豈能享受富貴?今蹇碩不仁,既已伏誅,何必聽信人言,欲盡誅宦官?」

  • 見何太后求情,何進無奈,只好退出皇宮對眾官道「蹇碩既然伏誅,其餘人等不必妄加殘害。」袁紹道「大將軍若不斬草除根,日後必遭禍患。」何進道「我意已決,不必多言。」

    見何太后求情,何進無奈,只好退出皇宮對眾官道「蹇碩既然伏誅,其餘人等不必妄加殘害。」袁紹道「大將軍若不斬草除根,日後必遭禍患。」何進道「我意已決,不必多言。」

  • 蹇碩死去、張讓請罪,何進自以為大權在握,又命人毒殺欲擁立劉協,與何太后不和的靈帝之母:董太后。張讓等人散播何進恣意妄為、恐有篡位之心的流言。何進得知後,大為光火

    蹇碩死去、張讓請罪,何進自以為大權在握,又命人毒殺欲擁立劉協,與何太后不和的靈帝之母:董太后。張讓等人散播何進恣意妄為、恐有篡位之心的流言。何進得知後,大為光火

  • 在袁紹等人力勸下,何進向何太后說欲盡誅十常侍。何太后道「十常侍統領禁省已久,先帝方棄天下,兄長便欲誅殺舊臣,非重宗廟也。」何進本是沒決斷之人,聽了太后之言,唯唯而出

    在袁紹等人力勸下,何進向何太后說欲盡誅十常侍。何太后道「十常侍統領禁省已久,先帝方棄天下,兄長便欲誅殺舊臣,非重宗廟也。」何進本是沒決斷之人,聽了太后之言,唯唯而出

  • 何進又召集群臣商議,道「我欲誅殺十常侍,無奈太后不允。」袁紹道「大將軍不如召集四方英雄,勒兵來京,以盡誅閹豎,屆時不容太后不從。」何進拍手笑道「此計大妙!」

    何進又召集群臣商議,道「我欲誅殺十常侍,無奈太后不允。」袁紹道「大將軍不如召集四方英雄,勒兵來京,以盡誅閹豎,屆時不容太后不從。」何進拍手笑道「此計大妙!」

  • 王允急道「不可!大將軍仗皇威,掌兵要,若欲誅宦官,有如鼓洪爐燎一毛髮。但當速行,則天人順之。如外檄大臣,眾人各懷私心,反生亂矣。」何進不悅道「此懦夫之見也!」

    王允急道「不可!大將軍仗皇威,掌兵要,若欲誅宦官,有如鼓洪爐燎一毛髮。但當速行,則天人順之。如外檄大臣,眾人各懷私心,反生亂矣。」何進不悅道「此懦夫之見也!」

  • 曹操在旁,突然拍手笑道「此事易如反掌,何必多議!宦官之禍,自古皆有,若欲治罪,當除首惡,只需獄吏一、兩人足矣,何必召來外兵?欲盡誅之,事必洩露,我料其必敗!」

    曹操在旁,突然拍手笑道「此事易如反掌,何必多議!宦官之禍,自古皆有,若欲治罪,當除首惡,只需獄吏一、兩人足矣,何必召來外兵?欲盡誅之,事必洩露,我料其必敗!」

  • 何進臉色一沉,冷哼一聲,譏諷道「莫非是孟德出身宦官之後,而有意偏坦?」曹操默然,何進便定計召來外兵。曹操退席之後嘆道「沐猴而冠帶,智小而謀強!亂天下者必是何進也!」

    何進臉色一沉,冷哼一聲,譏諷道「莫非是孟德出身宦官之後,而有意偏坦?」曹操默然,何進便定計召來外兵。曹操退席之後嘆道「沐猴而冠帶,智小而謀強!亂天下者必是何進也!」

  • 卻說董卓,敗於黃巾張角之後,朝廷議論交付治罪,董卓因以重金賄賂十常侍,不但免罪,反而升任涼州刺史。董卓久居邊疆,深與羌胡結交,又統領精銳大軍二十萬,常懷不臣之心

    卻說董卓,敗於黃巾張角之後,朝廷議論交付治罪,董卓因以重金賄賂十常侍,不但免罪,反而升任涼州刺史。董卓久居邊疆,深與羌胡結交,又統領精銳大軍二十萬,常懷不臣之心

  • 董卓得詔之後,大喜過望,便要點起兵馬,即刻起行;其女婿、謀士李儒勸道「主公今雖奉天子詔書,然而中間多有曖昧。何不差人上表,入京討賊,便可名正言順,進圖大事。」董卓大喜

    董卓得詔之後,大喜過望,便要點起兵馬,即刻起行;其女婿、謀士李儒勸道「主公今雖奉天子詔書,然而中間多有曖昧。何不差人上表,入京討賊,便可名正言順,進圖大事。」董卓大喜

  • 董卓首先響應何進,上表欲率大軍入京,何進得知甚喜。盧植勸諫何進道「我素知董卓為人,面善心狠,若放入京師,必有大患。不如請天子下詔阻止,免生禍亂。」何進不予理會

    董卓首先響應何進,上表欲率大軍入京,何進得知甚喜。盧植勸諫何進道「我素知董卓為人,面善心狠,若放入京師,必有大患。不如請天子下詔阻止,免生禍亂。」何進不予理會

  • 卻說張讓等十常侍得知何進已召外兵進京,欲對自己不利,相聚商議道「何進如此狠毒,我等不搶先下手,必然滅族!」於是埋伏五十名刀斧手於長樂宮內,再請求何太后召何進入宮

    卻說張讓等十常侍得知何進已召外兵進京,欲對自己不利,相聚商議道「何進如此狠毒,我等不搶先下手,必然滅族!」於是埋伏五十名刀斧手於長樂宮內,再請求何太后召何進入宮

  • 張讓等人再入告何太后道「臣等聽聞大將軍已然矯詔,召外兵前來京師,欲滅臣等,還望娘娘垂憐相救。」何太后道「你等可前往大將軍府謝罪,大將軍必看在我的面上饒恕你等。」

    張讓等人再入告何太后道「臣等聽聞大將軍已然矯詔,召外兵前來京師,欲滅臣等,還望娘娘垂憐相救。」何太后道「你等可前往大將軍府謝罪,大將軍必看在我的面上饒恕你等。」

  • 張讓等人再拜道「娘娘,我等若到大將軍府,必然化為虀粉。還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,由臣等當面請罪。如大將軍不從,臣等只就娘娘面前請死。」何太后便降詔,宣何進入宮

    張讓等人再拜道「娘娘,我等若到大將軍府,必然化為虀粉。還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,由臣等當面請罪。如大將軍不從,臣等只就娘娘面前請死。」何太后便降詔,宣何進入宮

  • 得太后詔,何進便要進宮。曹操道「太后此詔必是十常侍陰謀,切不可去。去必有禍。」何進笑道「既是太后詔我,有何禍事?」袁紹道「不然,密謀已泄,事機已露,大將軍豈可入宮?」

    得太后詔,何進便要進宮。曹操道「太后此詔必是十常侍陰謀,切不可去。去必有禍。」何進笑道「既是太后詔我,有何禍事?」袁紹道「不然,密謀已泄,事機已露,大將軍豈可入宮?」

  • 曹操道「先召十常侍出,然後大將軍方可入宮。」何進笑道「此小兒之見也。我掌天下兵權,十常侍又敢如何?」袁紹道「大將軍一定要去,我與袁術引甲士護從,以防不測。」

    曹操道「先召十常侍出,然後大將軍方可入宮。」何進笑道「此小兒之見也。我掌天下兵權,十常侍又敢如何?」袁紹道「大將軍一定要去,我與袁術引甲士護從,以防不測。」

  • 於是袁紹、袁術等人各率精兵五百,隨何進來到青瑣門外。黃門傳旨「太后特宣大將軍,餘人不許進入。」何進微微點頭,袁紹道「大將軍此入,若至午時未歸,我等便一起喚門。」

    於是袁紹、袁術等人各率精兵五百,隨何進來到青瑣門外。黃門傳旨「太后特宣大將軍,餘人不許進入。」何進微微點頭,袁紹道「大將軍此入,若至午時未歸,我等便一起喚門。」

  • 何進方才入宮,便見張讓持刀怒道「你本是屠戶出身,是靠我等提攜,薦於先帝,才有今日富貴,如今不思報效,反而想謀害我!」何進大驚,欲待逃走,張讓命伏兵盡出,將其刺死

    何進方才入宮,便見張讓持刀怒道「你本是屠戶出身,是靠我等提攜,薦於先帝,才有今日富貴,如今不思報效,反而想謀害我!」何進大驚,欲待逃走,張讓命伏兵盡出,將其刺死

  • 袁紹等人不見何進出來,便齊聲於宮門外喊道「請大將軍上車!」這時,張讓將何進首級從牆上擲出,喝道「陛下有旨,何進謀反,已然誅殺!其餘脅從,盡皆赦宥!」眾將見狀皆激憤

    袁紹等人不見何進出來,便齊聲於宮門外喊道「請大將軍上車!」這時,張讓將何進首級從牆上擲出,喝道「陛下有旨,何進謀反,已然誅殺!其餘脅從,盡皆赦宥!」眾將見狀皆激憤

  • 袁紹厲聲高呼道「十常侍竟敢謀殺國家重臣,眾人隨我入宮,剷奸除惡,以靖朝廷!」袁紹、袁術便燒開宮門,殺入宮內,但見宦官,不論老幼盡皆誅殺,一時烈燄沖天、宮中大亂

    袁紹厲聲高呼道「十常侍竟敢謀殺國家重臣,眾人隨我入宮,剷奸除惡,以靖朝廷!」袁紹、袁術便燒開宮門,殺入宮內,但見宦官,不論老幼盡皆誅殺,一時烈燄沖天、宮中大亂

  • 張讓見數百名武士闖進宮來,恣意燒殺,心知事態緊急,便奔回後宮,將少帝及陳留王一併劫持,從後花園秘門逃出皇宮,朝北方逃走

    張讓見數百名武士闖進宮來,恣意燒殺,心知事態緊急,便奔回後宮,將少帝及陳留王一併劫持,從後花園秘門逃出皇宮,朝北方逃走

  • 張讓劫持少帝及陳留王,連夜奔走,來到北邙山。夜半時分,四面喊聲大振,追兵趕至,皆大呼道「逆賊張讓休走!」張讓自知難逃一死,向少帝及陳留王行禮後,自刎而亡

    張讓劫持少帝及陳留王,連夜奔走,來到北邙山。夜半時分,四面喊聲大振,追兵趕至,皆大呼道「逆賊張讓休走!」張讓自知難逃一死,向少帝及陳留王行禮後,自刎而亡

  • 張讓既死,陳留王道「此間不可久戀,須別尋活路。」兩人遂於黑暗之中結衣而行,這時有數百流螢,光芒照耀,為少帝及陳留王引路,兩人跟隨螢火,走到一處草堆旁,終於累倒而臥

    張讓既死,陳留王道「此間不可久戀,須別尋活路。」兩人遂於黑暗之中結衣而行,這時有數百流螢,光芒照耀,為少帝及陳留王引路,兩人跟隨螢火,走到一處草堆旁,終於累倒而臥

  • 原來草堆前方不遠,就是一處莊院。當晚莊主夜夢兩輪紅日落於屋後,因而驚覺,便來查看,見草堆處紅光沖天,一靠近就見到有兩人臥於草堆上,莊主問道「二位少年是誰家之子?」

    原來草堆前方不遠,就是一處莊院。當晚莊主夜夢兩輪紅日落於屋後,因而驚覺,便來查看,見草堆處紅光沖天,一靠近就見到有兩人臥於草堆上,莊主問道「二位少年是誰家之子?」

  • 少帝不敢應,陳留王指少帝道「此是當今皇帝,遭十常侍之亂,逃難到此。我乃皇弟陳留王也。」莊主大驚,再拜道「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。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,故隱居於此。」

    少帝不敢應,陳留王指少帝道「此是當今皇帝,遭十常侍之亂,逃難到此。我乃皇弟陳留王也。」莊主大驚,再拜道「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。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,故隱居於此。」

  • 崔毅立即準備飲食,獻予少帝及陳留王,待到早上,盧植、丁原等朝廷大臣沿河上下尋找,來到莊上問於崔毅,總算尋獲少帝及陳留王,君臣至此相見,皆悲喜交集,痛哭流涕

    崔毅立即準備飲食,獻予少帝及陳留王,待到早上,盧植、丁原等朝廷大臣沿河上下尋找,來到莊上問於崔毅,總算尋獲少帝及陳留王,君臣至此相見,皆悲喜交集,痛哭流涕

  • 眾臣將少帝、陳留王迎上馬匹,簇擁二人返回京師,然而走不到數里,忽見前方塵土遮天,有一彪軍馬浩浩蕩蕩奔來,原來是董卓所率之西涼精兵

    眾臣將少帝、陳留王迎上馬匹,簇擁二人返回京師,然而走不到數里,忽見前方塵土遮天,有一彪軍馬浩浩蕩蕩奔來,原來是董卓所率之西涼精兵

  • 眾臣見狀,驚疑不定,董卓出於陣前,厲聲問道「天子何在?」少帝見董卓神情凶悍,渾身戰慄、口不能言。卻見陳留王挺身向前,叱道「來者何人?」董卓昂然答道「西涼刺史董卓也。」

    眾臣見狀,驚疑不定,董卓出於陣前,厲聲問道「天子何在?」少帝見董卓神情凶悍,渾身戰慄、口不能言。卻見陳留王挺身向前,叱道「來者何人?」董卓昂然答道「西涼刺史董卓也。」

  • 陳留王又問道「你是來保駕,還是來劫駕?」董卓答道「特來保駕。」陳留王道「既如此,天子在此,何不下拜讓道?」董卓大驚,急忙跪拜,又驚異於陳留王之氣度,而有廢立之意

    陳留王又問道「你是來保駕,還是來劫駕?」董卓答道「特來保駕。」陳留王道「既如此,天子在此,何不下拜讓道?」董卓大驚,急忙跪拜,又驚異於陳留王之氣度,而有廢立之意

  • 董卓隨同少帝一行進入洛陽,便以先頭三千精兵屯駐京師,唯恐群臣查覺其兵力不多,命人每日暗中率部出城,再於正午時分敲鑼打鼓、招搖進城,製造西涼軍每日有援兵到達的假象

    董卓隨同少帝一行進入洛陽,便以先頭三千精兵屯駐京師,唯恐群臣查覺其兵力不多,命人每日暗中率部出城,再於正午時分敲鑼打鼓、招搖進城,製造西涼軍每日有援兵到達的假象

  • 董卓到京城後,出入宮廷,肆無忌憚。鮑信對袁紹道「我觀董卓有異心,可速速除之。」袁紹道「朝廷新定,不可輕動。」王允也道「且容商議。」鮑信見二人不從,自引本部兵馬離開京城

    董卓到京城後,出入宮廷,肆無忌憚。鮑信對袁紹道「我觀董卓有異心,可速速除之。」袁紹道「朝廷新定,不可輕動。」王允也道「且容商議。」鮑信見二人不從,自引本部兵馬離開京城

  • 董卓又收何進舊部,勢力愈大,遂問李儒道「我欲廢帝,立陳留王,如何?」李儒道「今朝廷無主,不就此時行事,遲則有變。來日主公宴請百官,諭以廢立,不從者便斬之,以立威權。」

    董卓又收何進舊部,勢力愈大,遂問李儒道「我欲廢帝,立陳留王,如何?」李儒道「今朝廷無主,不就此時行事,遲則有變。來日主公宴請百官,諭以廢立,不從者便斬之,以立威權。」

  • 一日,董卓設宴召集百官,並領兵入席,言道「我有一言,諸位靜聽!天子為萬民之主,不可無威儀以奉宗廟社稷。今上懦弱,而陳留王聰明好學。我欲廢帝,改立陳留王,如何?」

    一日,董卓設宴召集百官,並領兵入席,言道「我有一言,諸位靜聽!天子為萬民之主,不可無威儀以奉宗廟社稷。今上懦弱,而陳留王聰明好學。我欲廢帝,改立陳留王,如何?」

  • 眾臣聽完,皆不敢作聲。忽然丁原拍桌,直指董卓大罵道「不可!天子乃先帝嫡子,並無過失,你怎可發此狂語,妄議廢立?你是想要篡逆嗎?」董卓怒道「今日順我者生,逆我者死!」

    眾臣聽完,皆不敢作聲。忽然丁原拍桌,直指董卓大罵道「不可!天子乃先帝嫡子,並無過失,你怎可發此狂語,妄議廢立?你是想要篡逆嗎?」董卓怒道「今日順我者生,逆我者死!」

  • 董卓便要喝令士卒斬了丁原,忽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、威風凜凜,手執方天畫戟,怒目而視,一時不敢動手。眾臣皆勸丁原勿與董卓衝突,丁原冷哼一聲,掉頭而去

    董卓便要喝令士卒斬了丁原,忽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、威風凜凜,手執方天畫戟,怒目而視,一時不敢動手。眾臣皆勸丁原勿與董卓衝突,丁原冷哼一聲,掉頭而去

  • 丁原既去,董卓又問道「我所言,可合公道?」盧植道「明公差矣!昔太甲不明,伊尹放之於桐宮。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,便造惡三千餘條,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。」

    丁原既去,董卓又問道「我所言,可合公道?」盧植道「明公差矣!昔太甲不明,伊尹放之於桐宮。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,便造惡三千餘條,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。」

  • 盧植又道「今上雖年幼,聰明仁智,並無分毫過失。而你乃外郡刺史,一向未參與國政,又無伊尹、霍光之大才,豈可強主廢立之事?聖人云『有伊尹之志則可,無伊尹之志則篡也。』」

    盧植又道「今上雖年幼,聰明仁智,並無分毫過失。而你乃外郡刺史,一向未參與國政,又無伊尹、霍光之大才,豈可強主廢立之事?聖人云『有伊尹之志則可,無伊尹之志則篡也。』」

  • 董卓大為惱火,欲殺盧植。司徒王允急道「盧尚書海內人望,如若殺之,恐天下震動啊!廢立乃天下大事,不可於酒後相商,請改日再議吧!」董卓聞言,見百官皆懷不平,喝令散宴

    董卓大為惱火,欲殺盧植。司徒王允急道「盧尚書海內人望,如若殺之,恐天下震動啊!廢立乃天下大事,不可於酒後相商,請改日再議吧!」董卓聞言,見百官皆懷不平,喝令散宴

  • 董卓率部將走出宮門,忽見一人躍馬持戟,往來奔馳挑戰。董卓問李儒道「這是何人?」李儒答道「這是丁原義子:姓呂,名布,字奉先,據說武藝絕倫,勇猛無比,主公且暫避之!」

    董卓率部將走出宮門,忽見一人躍馬持戟,往來奔馳挑戰。董卓問李儒道「這是何人?」李儒答道「這是丁原義子:姓呂,名布,字奉先,據說武藝絕倫,勇猛無比,主公且暫避之!」

  • 董卓怒道「一個丁原都不能壓服,豈能成大事!」便率部出戰。只見呂布縱馬挺戟,丁原亦手指董卓,怒斥道「國家不幸,閹官弄權。你向無尺寸之功,竟敢妄言廢立,實乃亂臣賊子!」

    董卓怒道「一個丁原都不能壓服,豈能成大事!」便率部出戰。只見呂布縱馬挺戟,丁原亦手指董卓,怒斥道「國家不幸,閹官弄權。你向無尺寸之功,竟敢妄言廢立,實乃亂臣賊子!」

  • 董卓大怒,未及回話,便見呂布大喝一聲,策馬直衝過來。董卓見呂布威猛,倉惶走避。呂布揮戟殺入西涼軍中,勢如破竹,如入無人之境。西涼軍大敗而逃,呂布大笑而去

    董卓大怒,未及回話,便見呂布大喝一聲,策馬直衝過來。董卓見呂布威猛,倉惶走避。呂布揮戟殺入西涼軍中,勢如破竹,如入無人之境。西涼軍大敗而逃,呂布大笑而去

  • 董卓回營後,長嘆道「我觀呂布,非常人也,若得此人,天下盡在我手啊!」李肅道「主公勿憂。我與呂布同鄉,素知他有勇無謀,見利忘義,願憑三寸不爛之舌,說服呂布拱手來降。」

    董卓回營後,長嘆道「我觀呂布,非常人也,若得此人,天下盡在我手啊!」李肅道「主公勿憂。我與呂布同鄉,素知他有勇無謀,見利忘義,願憑三寸不爛之舌,說服呂布拱手來降。」

  • 董卓問道「你如何招降呂布?」李肅道「我知主公有名馬一匹,稱為『赤兔』,可日行千里。需得此馬,我再奉上金銀,以利結其心,更進說詞,必令呂布殺死丁原,來投主公。」

    董卓問道「你如何招降呂布?」李肅道「我知主公有名馬一匹,稱為『赤兔』,可日行千里。需得此馬,我再奉上金銀,以利結其心,更進說詞,必令呂布殺死丁原,來投主公。」

  • 董卓微微點頭,問李儒道「李肅此言可乎?」李儒笑道「此言甚是,主公欲取天下,何惜一馬?」董卓大笑道「好,就將『赤兔』讓予呂布,我再出黃金一千兩、明珠數十顆,一同奉上。」

    董卓微微點頭,問李儒道「李肅此言可乎?」李儒笑道「此言甚是,主公欲取天下,何惜一馬?」董卓大笑道「好,就將『赤兔』讓予呂布,我再出黃金一千兩、明珠數十顆,一同奉上。」

  • 李肅攜上禮物,便來找呂布,聲稱敘舊。一見呂布,李肅笑道「賢弟別來無恙!」呂布道「數年未見兄長,現居何職?」李肅笑道「愚兄不才,見任虎賁中郎將之職。」呂布嘆羨不已

    李肅攜上禮物,便來找呂布,聲稱敘舊。一見呂布,李肅笑道「賢弟別來無恙!」呂布道「數年未見兄長,現居何職?」李肅笑道「愚兄不才,見任虎賁中郎將之職。」呂布嘆羨不已

  • 李肅道「我聞賢弟新立功勳,不勝之喜。奉先有擎天駕海之才,正當匹配寶馬。今我有一『赤兔馬』,特來相贈。」呂布一看,此馬渾身火紅,嘶喊咆哮,有騰空入海之狀,大喜過望

    李肅道「我聞賢弟新立功勳,不勝之喜。奉先有擎天駕海之才,正當匹配寶馬。今我有一『赤兔馬』,特來相贈。」呂布一看,此馬渾身火紅,嘶喊咆哮,有騰空入海之狀,大喜過望

  • 呂布當即置酒,答謝李肅道「兄長賜此良駒,我何以為報?」李肅笑道「我是為義氣而來,豈望酬報?」兩人大笑,連飲數杯,李肅道「我與賢弟雖久未相見,與令尊卻常常碰面。」

    呂布當即置酒,答謝李肅道「兄長賜此良駒,我何以為報?」李肅笑道「我是為義氣而來,豈望酬報?」兩人大笑,連飲數杯,李肅道「我與賢弟雖久未相見,與令尊卻常常碰面。」

  • 呂布搖頭道「兄長醉了!家父早已去世,怎能與你相見?」李肅笑道「非也,我是說你義父丁原。」呂布聞言默然,又長嘆道「我之所以屈身丁原,亦是出於無奈。」

    呂布搖頭道「兄長醉了!家父早已去世,怎能與你相見?」李肅笑道「非也,我是說你義父丁原。」呂布聞言默然,又長嘆道「我之所以屈身丁原,亦是出於無奈。」

  • 李肅又道「賢弟武藝絕倫,誰不敬服?功名富貴,如探囊取物,何言無奈而屈人之下?」呂布嘆道「奈何未逢其主。」李肅笑道「『良禽擇木而棲,賢臣擇主而事。』賢弟何不辨識英雄?」

    李肅又道「賢弟武藝絕倫,誰不敬服?功名富貴,如探囊取物,何言無奈而屈人之下?」呂布嘆道「奈何未逢其主。」李肅笑道「『良禽擇木而棲,賢臣擇主而事。』賢弟何不辨識英雄?」

  • 呂布問道「兄在朝中,以為誰是英雄?」李肅道「我有一言,賢弟勿怪。我遍觀群臣,以為皆不如董卓!」呂布一驚,李肅又笑道「此人敬賢禮士,賞罰分明,日後終成大業啊!」

    呂布問道「兄在朝中,以為誰是英雄?」李肅道「我有一言,賢弟勿怪。我遍觀群臣,以為皆不如董卓!」呂布一驚,李肅又笑道「此人敬賢禮士,賞罰分明,日後終成大業啊!」

  • 呂布沉吟,李肅笑道「董公久慕賢弟之才,特令我奉上赤兔馬。以兄不才,尚為中郎將,賢弟將來貴不可言。」呂布道「我願投董卓,只恨無進見之禮。」李肅道「功勞只看你肯或不肯。」

    呂布沉吟,李肅笑道「董公久慕賢弟之才,特令我奉上赤兔馬。以兄不才,尚為中郎將,賢弟將來貴不可言。」呂布道「我願投董卓,只恨無進見之禮。」李肅道「功勞只看你肯或不肯。」

  • 呂布點頭道「好!我願殺丁原,引軍歸順董卓。」兩人約定之後,李肅告辭而去。當晚,呂布提戟闖入丁原帳中,丁原正秉燭夜讀,見狀驚問道「我兒深夜來此,有何事故?」

    呂布點頭道「好!我願殺丁原,引軍歸順董卓。」兩人約定之後,李肅告辭而去。當晚,呂布提戟闖入丁原帳中,丁原正秉燭夜讀,見狀驚問道「我兒深夜來此,有何事故?」

  • 呂布怒道「我堂堂大丈夫,怎能做你的義子?」丁原大驚道「奉先何故變心?」言未畢,呂布已挺起方天畫戟,將丁原一戟刺死

    呂布怒道「我堂堂大丈夫,怎能做你的義子?」丁原大驚道「奉先何故變心?」言未畢,呂布已挺起方天畫戟,將丁原一戟刺死

  • 次日,呂布持丁原首級獻予董卓,董卓喜道「我得奉先,天下何愁不定?我封你為騎都尉、都亭侯!」呂布拜謝道「主公不棄,呂布願拜為義父!」董卓放聲大笑,兩人成為虎狼父子

    次日,呂布持丁原首級獻予董卓,董卓喜道「我得奉先,天下何愁不定?我封你為騎都尉、都亭侯!」呂布拜謝道「主公不棄,呂布願拜為義父!」董卓放聲大笑,兩人成為虎狼父子

  • 董卓先收何進之兵,再殺丁原、得呂布,威勢愈大,無人敢犯。董卓又經常命鐵甲軍橫行於京師,衝撞百姓、大鬧街市,董卓藉以觀賞取樂,恣意狂笑

    董卓先收何進之兵,再殺丁原、得呂布,威勢愈大,無人敢犯。董卓又經常命鐵甲軍橫行於京師,衝撞百姓、大鬧街市,董卓藉以觀賞取樂,恣意狂笑

  • 既控制京師,李儒又勸董卓早定大計。數日後,董卓以甲兵千餘人圍繞府中,召集百官前來,再令呂布持戟於身旁護衛。入席之後,董卓掃視眾人,厲聲喝道「諸位肅靜,我有一事!」

    既控制京師,李儒又勸董卓早定大計。數日後,董卓以甲兵千餘人圍繞府中,召集百官前來,再令呂布持戟於身旁護衛。入席之後,董卓掃視眾人,厲聲喝道「諸位肅靜,我有一事!」

  • 董卓又道「今上闇弱,不足奉宗廟。我將依伊尹、霍光之事廢之,改立陳留王,有不從者斬!」群臣皆默然,這時袁紹挺身斥道「今上初登大位,不曾失德。你意欲廢嫡立庶,豈非造逆?」

    董卓又道「今上闇弱,不足奉宗廟。我將依伊尹、霍光之事廢之,改立陳留王,有不從者斬!」群臣皆默然,這時袁紹挺身斥道「今上初登大位,不曾失德。你意欲廢嫡立庶,豈非造逆?」

  • 董卓怒道「天下大事盡在於我,我今為之,誰敢不從?難道你是以為我的劍不利?」袁紹拔劍反嗆道「你劍利,我劍也未嘗不利!」兩人便在宴席上怒目相視

    董卓怒道「天下大事盡在於我,我今為之,誰敢不從?難道你是以為我的劍不利?」袁紹拔劍反嗆道「你劍利,我劍也未嘗不利!」兩人便在宴席上怒目相視

  • 王允急勸董卓道「今日群臣齊聚,商議大事,切不可傷了和氣。」董卓道「若非司徒之言,定不輕饒!」袁紹手持寶劍,怒視董卓,便向百官辭別,掛印出城門,朝冀州而去

    王允急勸董卓道「今日群臣齊聚,商議大事,切不可傷了和氣。」董卓道「若非司徒之言,定不輕饒!」袁紹手持寶劍,怒視董卓,便向百官辭別,掛印出城門,朝冀州而去

  • 袁紹既去,曹操道「袁氏四世三公,門生故吏,遍於天下。若袁紹聚集徒眾,山東恐非我有。恩相不如命他為一郡守,則袁紹喜於免罪,必然無患。」董卓從之,便命袁紹出任渤海太守

    袁紹既去,曹操道「袁氏四世三公,門生故吏,遍於天下。若袁紹聚集徒眾,山東恐非我有。恩相不如命他為一郡守,則袁紹喜於免罪,必然無患。」董卓從之,便命袁紹出任渤海太守

  • 袁紹去後,朝中再無人敢反對董卓。九月,董卓遂率李儒、呂布等人及數千甲兵上殿,又召集百官,喝道「天子闇弱,不足以君天下。今有策文一道,宜為宣讀。」便命李儒宣讀廢帝策文

    袁紹去後,朝中再無人敢反對董卓。九月,董卓遂率李儒、呂布等人及數千甲兵上殿,又召集百官,喝道「天子闇弱,不足以君天下。今有策文一道,宜為宣讀。」便命李儒宣讀廢帝策文

  • 李儒宣讀完畢,董卓即命武士強扶少帝下殿,廢為弘農王,放逐永安宮。何太后聞訊,懸樑自盡。董卓遂立陳留王為帝,又自任為相國,稱號太師,至此大權在握、威福莫甚

    李儒宣讀完畢,董卓即命武士強扶少帝下殿,廢為弘農王,放逐永安宮。何太后聞訊,懸樑自盡。董卓遂立陳留王為帝,又自任為相國,稱號太師,至此大權在握、威福莫甚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其他選項

相片最新留言

此相簿內的相片目前沒有留言

相簿文字標籤

相簿列表資訊

最新上傳:
2022/12/26
全站分類:
收藏嗜好
本日人氣:
0
累積人氣:
336